的地面上。

    清脆的响声里,赵母慌忙将赵括扶了起来,一直苍老的手随即轻轻擦拭着赵括额头的青紫,宛如小时候为跌倒的孩子轻轻拂拭受伤的额头。

    看着身子已经有些佝偻,满头银发的老母亲,赵括仿佛又回到了上辈子的从前,同样轻柔的拂拭,同样慈爱的面容,不由得赵括的鼻头便是一酸,泪水无声地滑落。

    “都怪那老头子走得早,害得咱孤儿寡母的受欺负。”赵母拍了拍赵括的肩膀,细细安慰着赵括。

    “母亲放心。孩儿已经长大了。”赵括擦了擦模糊的眼角,展颜一笑,说道。

    “嗯!括儿长大了!可以撑住一片天了。”赵母也笑了起来,笑声中却仍抹不去心底的一份担忧:“括儿,不若吾等归乡去吧!躲去马服山中的庄园里,任谁也找不到咱......”

    赵括无奈的摇了摇头。

    秉持着唯物史观的他深深地知道有些事情并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尤其是在自己还很弱小的时候。

    而许历的到来也更印证了自己的猜测:如今的天下,除了自己和深爱自己的母亲,几乎所有人都盼望着自己去顶替廉颇将军。

    秦人自不必说了,就连生他养他的赵国,恐怕也是如此。

    普通百姓和军中旧将,看不透秦人的计策,将自己当成了赵国唯一的救星;

    看破了秦人计策的人,也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不得不牺牲掉赵括。

    举世皆敌而不惧,赵括自问还不是那个腕儿,即便是逃到了马服山中,恐怕一时三刻也会被逮出来。而到了那时,迎接自己的恐怕就不是温柔的去劝说,而是......

    所以,赵括明白,这长平关,自己还是得去走一遭。如今的种种,不过是想要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支持与筹码,从而避免这长平关成为自己的鬼门关。

    果然,正如赵括所想,随着许历的离去,邯郸城中,赵括救星之言不仅没有消停,反而愈演愈烈。而赵括与许历之间的对话也有意无意地被宣扬出去。

    于是,一个温文尔雅、矜持自慎的谦谦君子形象算是在广大的赵国百姓的心中立下了。“君子”已经是对于一个人道德层面最高的褒奖了。

    紧接着,汹汹的民意裹挟着马服君曾经的旧部,和着赵国朝堂上下一片-->>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