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消彼长之下,赵魏联军甚至不需要对光狼城硬碰硬,坐等秦军物资告急,秦军不退也要退。

    若真战至此时,上党战役不败也败了。

    这显然是武安君白起无论如何所不能接受的。

    那么能就地驻防,困死联军吗?

    显然也不行!无他,兵力不够!

    不论是正面战场,还是三地的守军。正面战场上,秦军本还有二十万大军,但在魏军的突袭之下,战力损失很快也很大,而赵魏联军在大战之后还有二十万左右。更要命的是整个战场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自家的兵已经鏖战日久,打同样疲惫的赵军自是问题不大,可要跟养精蓄锐而来的魏军过过招,显然不太够看;再加上兵力的短缺,以及战场被赵军分割,自己的增援难及等问题,显然秦军若是不动援军,在正面战场一定要吃亏,甚至是吃大亏。

    而一旦秦军在正面战场吃了大亏,各处守军仅有万余,显然也根本挡不住赵魏联军,于是困军之策也不可能完成。

    所以,除非白起认输,立即率兵灰溜溜地退回河东、河内,否则,但凡白起还有一丁点儿的争胜之心,摆在白起面前的最好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便是孤注一掷,调兵来援,调集所有的兵力,给魏军也来个反包围。

    赵军方面,十二万大军,虽然不多,但却足以困住厮杀之后的秦军残部。

    当然,前提是不能被秦军提前发现,否则,

    驻守的秦军虽然只有万数,也足以拖住赵军一定的时间,而这段时间,足够飞鸽传书通知白起。而白起何许人也,一旦知道赵军还有一只生力军没有登场,恐怕立时就会下令撤退。

    到那时,或许秦军依旧会撤离上党。

    但秦军终究还是保存了大半的战力,以秦国的性子,恐怕没两年就会再起波澜,再攻上党!到那时,赵军是战还是不战?

    而且,若是让秦军就此离去,保留了大半兵力的秦军势必死守河东、河内郡,若是魏军「邀」赵军共击河内,赵军应是不应?

    若是应了,在秦军的地盘跟白起以及如同哀兵一般的秦军过招,赵括也好、廉颇也罢显然都没有这样的信心。一个不小心,全军尽墨也不是不可能。

    可若是不应,一是道义上过-->>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