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了不少。

    能将魏国几乎全部身家交付给信陵君,此等胸怀足以令不明究竟的将士们钦佩不已。

    更何况,如今有廉颇在侧,信陵君也需要晋鄙这个知兵的“自己人”与廉颇这个赵国的大将做个平衡。

    略过这点小插曲,信陵君总算是将一十二万魏军掌握到了手中。随即将廉颇推为大军主将,晋鄙为副将,而信陵君则为督军。

    廉颇自然弗辞,慨然而任之。殊不知此番一任,却是他自己的危难之始也。

    随即,为隐蔽起见,廉颇率领魏军沿丹水北上,准备在泫氏与界牌领之间,悄然西渡上岸,直插秦军包围圈的侧后。

    直至此时,赵军已经被包围了整整十二天了......

    按照之前的预计,赵军此时已经弹尽粮绝,也因此,廉颇所部行动也算是迅速,仅仅一夜之间,十二万大军已经跨过边境,进入上党境内。

    可即便如此,魏军依旧来得有些迟了!秦军最后的围歼战,早在三日之前便开始了。

    没错,白起在得到秦王从河东、河内调集的三万大军的增援之后,果断地发起了对残余赵军的试探性的进攻战。

    这一战之下,赵军的羸弱战力立即便彻底地暴露在了秦军的眼前。

    当然,赵军战力急剧下降的根本原因,自然是因为那十万青壮的掺杂,即便这十万青壮跟随着大军,已经算是经历过大战(壁垒之战和追击之战),也算是闻过了血腥味,可半路出家到底不及那些与胡人厮杀过、与秦军对峙过的正规军。

    尽管有着地利的优势,羸弱的赵军却依然阻挡不住秦军的脚步。

    这样肉眼可见的战力下降,在秦军眼中却是另一番的原因——缺粮!

    那是赵军缺粮之后,士气急速,体力、战心、士气急剧下降导致的战力降低。

    当然,若是细细查看,秦军当不难发现他们所斩杀的赵军虽然也有些面黄肌瘦,但绝没有到断顿的地步。

    甚至赵军面黄肌瘦的表现也是赵括刻意控制士卒进食的缘故。

    尽管已经赵军已经被包围了十二天,后方的运粮更是在一十五日前,秦军攻占韩王山大营之时,便已经断绝。

    换言之,赵军已经至少有一十五日没有补充了粮秣-->>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