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殿下按微臣奏本出阁读书,若有不顺、错漏之处,臣甘愿领罪受罚!”

    “喔……阁老领了罪,受了罚,那出在本宫身上的不顺、错漏之处,就可以弥补了吗?”

    弘治皇帝一听脸色大变!

    这话太关键了。

    是啊!

    你领罪有什么用?

    到时候出问题的是我儿子!

    就是把你抓起来砍了头,皇太子的问题还是皇太子的问题!

    刘健被问的心头一震,至于吴宽……大概快习惯了,难道是太祖皇帝血脉之力?

    这就是前文所述,追问是否是你担责的后一步:你担得了责吗?

    有的时候不是你拍着胸脯说一切后果我来担就可以的,哪有那么容易,你几斤几两就说这话?

    “倘使……倘使真是如此,微臣自是万死难辞其咎。但微臣之意,也是看殿下聪慧,想要让殿下每日多学一些,并无他意。”

    这话就没有意思了。

    首先多学不是‘一些’好吗?是特么的翻倍。

    其次,朱厚照感受到了要洗他脑的味道。像《大学》、《春秋》这类经典,学过了、背过了也就可以了,天天拿出来读是干什么。

    再者,朱厚照聪明,太祖皇帝的子嗣难道就不聪明嘛?

    旁得不说,至少不能这么讲太宗文皇帝吧?

    弘治皇帝也不愿拿儿子冒险,差点给忽悠进去,什么你们一力承担,他这次讲话语气加了几分强硬,“刘阁老,不要再讲了。就照徐溥之前定的实施,他还是稳重得体的,尤其在东宫出阁讲学一事,更加不会有轻忽之举。”

    这是弘治与大臣的相处方式,如果说朱厚照是跟他们斗智斗勇,弘治就是和他们来感情的,一旦讲出有些刺痛人心的话,其实就是一种比较激烈的表达。

    刘健自然也听懂了话意,皇帝认为他这事儿办的不如徐溥,有些伤心,同时也该知道怎么做了。

    “臣,遵旨。”

    再说下去,就真的要伤感情了。

    吴宽则是叹息,他来的时候是觉得东宫这次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法子反对的,谁曾想就这么几句话便搞定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