镠,为永乐十九年进士,官至抚州府知府。其子林庭,为弘治十二年进士,现任苏州府知府。”

    “为官政绩如何?”

    “林庭为官雅洁,善清谈。举治行卓异、言必以俭约先天下,是清廉之臣。”

    朱厚照点头,“三代为进士,林家在闽南也为望族了。林尚书致仕回乡以后,务必请其教化乡邻,爱惜百姓,当好表率,但闻为祸我百姓之举,朕必不轻饶。”

    “是,臣等遵旨。”

    “其子林庭既得祖宗成荫,应效法其父,忠心任事,克己奉公。朕意,调其任淮安府知府。吏部注意考察其政绩,若是残局收拾的好,记得递东西进宫,朕会再行升迁。”

    林庭后来也当到了尚书,能力应当不是太大的问题。

    实际上,闽南林家在明代还是比较有名的。因为他们家出了五个尚书。

    所谓七科八进士、三代五尚书,说的就是这个林家。

    当然,如果在朱厚照这里这个林庭只是徒有其名,那尚书之位是落不在他的手里的。

    从苏州府到淮安府,看起来没有什么提拔,

    不过官场上的东西很微妙,淮安府出了事,自然就受到上面关注,在此基础上,他只要做出成绩便更容易得到关注。

    有的时候,关注比成绩更加重要。

    这一点,当过基层官员的人一定是明白的。

    所以阁老、尚书都知道,这也是对林瀚的一个照顾。

    国人还是看重这一点的,所谓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为人父母者奋斗了半辈子有时候真的就是为了子女,更希望子女能够接过自己的衣钵。

    而皇帝的行为似乎总是这样‘割裂’,

    对你好,能好到心坎里,

    对你差,那是谁讲情都没用,非得砍了你。

    不管怎样,林氏父子的结局还是让乾清宫里多了几分暖心之感,大家都还是熟悉皇帝的,情绪也稍许轻松下来。

    “陛下,林庭离任苏州以后,苏州府知府的位置便空缺了。”

    一般而言,知府的任命不必拿到皇帝面前来说,最多是写在奏疏里,让皇帝知道也就是了。不过苏州府却不同,说起来有点夸张……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