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李太白也有失意之时。”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杨廷和默念着这句诗,随后一饮而尽,

    接着盯着杯底说:“此次转任地方,我个人是没什么怨言的。只不过太子贤名日盛,古来罕见,心中实在是有些舍不得。以后文祥先生倒是可以日日领会。”

    “我?”张天瑞笑得坦然,也有苦涩和无奈,因为太子不是很欣赏他,“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大约也提不动刀了。”

    他说的是陆游的《金错刀行》: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原本说的是豪放之气,到他嘴里一点力量也没有了。

    杨廷和也能感觉到张天瑞心志已枯。

    原本倒也没什么,但今日张天瑞愿意上门践行……按照君子以城交往的性格,有些话他也不吐不快了。

    “文祥先生,觉得太子如何?”

    “忠厚仁义、孝顺明理,将来或可成为昭皇帝(明仁宗)那样的仁德君主。”

    杨廷和几杯酒下肚,胆子也大了起来。

    “这是德。才呢?”

    张天瑞不解,“才?介夫此言何意?”

    杨廷和心中有一份感叹,缘由就是太子之才,“东宫出阁讲学疏,可见殿下把握朝政之微妙,与詹事府吴大人决意相争,可见殿下才思之敏捷。再有罚刘瑾时的狠决,护张永时的果敢,如此气吞山河之势,分明就是英主、圣君之气象!”

    “听说……是听说了些,有功不尽归于上,有过不皆诿于下。闻所未闻呐。”张天瑞摇着头说话,语气里满是赞叹。

    话头对得上,杨廷和便更为起劲,“更为关键的是,殿下是教他什么,学什么。王鏊王大人,教了一句‘为人君,止于仁’,殿下便救下两名宫女,再教一句‘民心不可违’,殿下又坚持以百姓之事为大事。”

    “孩子嘛,总归是教什么学什么。”

    “是了!就是教什么学什么。”杨廷和一拍桌子,忽然起身作揖,“往后你身处东宫,还望辅殿下以正道,此后我大明亦必可重现仁宣盛景!咱们碰到这样一个明主,何须灰心丧气?所谓待时而动,介夫以为,如今正是你我等待的时机。”

    说白了就是八个字:得遇明主,施展抱负!

    张天瑞-->>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