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怎么也要来一下。

    但刘健像是看透他的心一样,「大宗伯若是为了军机处之事,还是免开尊口吧。」

    林瀚有些尴尬,刘阁老的性格的确如此,不像李东阳那样和善。

    「刘阁老,下官是有些疑问,来向几位阁老请教而已。」

    李东阳把人请了进来,端着手对刘健说:「阁老,大宗伯不是外人。陛下今日之举,我也有些疑虑。有些话不说,可不代表它不存在。」

    「有什么可说的?君为臣纲,陛下是什么旨意,我等自然是要遵旨而行。」

    谢迁也放下笔,「军机处设立后,陛下就可以绕过内阁处理军务,这是一种法子。陛下也可以选阁老充任军机处,那样又是一种法子。所以这……」

    「……这是陛下在落子,要看内阁的反应。」李东阳干脆把话说明白了。

    其实这些话都对,但刘健不爱听,他罕见的敲了一下桌子,「内阁是为了大明朝而设的内阁,不是为了你我才设的内阁,个人的荣辱应该放到内阁来说吗?!」

    他毕竟是首揆,这样发怒其他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李东阳无奈,只能把一份政务奏疏递上,「阁老,这是浙江上递的。」….

    这样过了几日,什么都没有发生。

    王鏊、韩文搬到了新地方办公,内阁和其他各部也没什么异常。

    这日大理寺卿洪贤和刑部尚书闵珪把审理刘大夏的结果呈了上来,一个大臣当庭骂皇帝是暴君,这罪有啥可议的,不过皇帝却召内阁和六部九卿几位重臣来见。

    「……刘大夏去职后,继任的兵部尚书,你们可有推荐人选?刘阁老,你以为呢?」

    「回禀陛下,通政使王敞,洁廉自持,公私分明,才德俱佳,可为兵部尚书!」

    朱厚照面无表情,眼神亦毫无波动,但心里知道,王敞之前是支持朝廷出兵的九卿之一。通政使的职位不显,此番如果真的任兵部尚书,也是为官生涯的一大进步了。

    他捏了捏手中的文书,问道:「那么通政使由谁接任?」

    「左通政詹自守为官多年,颇多经验,可胜任通政使一职。」

    皇帝眯了眯眼睛,「既然是刘阁老所奏,那么就照此办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