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照儿以为,是什么缘由?」

    「便是因为儿臣杀了人、动了财,臣子们担心有一天刀会落在他们的头上。」朱厚照话里带着几分诱导,「儿臣也多谢父皇,就生了儿臣这么一个儿子,不然,还不知会如何呢。」

    这句话皇帝听懂了。

    「他们敢!」弘治霍然一下站了起来,他虽然脾气好,但也有逆鳞,那就是太子,「朕是念他们也算忠君为国的臣子,才不予计较。可不是任他们胡来的!否则,我大明朝还不翻了天?不过……」

    「父皇是想说,他们究竟是不是因着儿臣说的原因才这样上疏?」

    皇帝心说,你怎么和朕肚子里的蛔虫似的。

    「不错,朕以为,他们倒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否则岂不是嘴脸丑恶?」

    嘿嘿,

    有句话说的好,

    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杀齐宽这个事,是这群人都担心、都害怕。

    现在发出这样的声音、摆出这样的反对姿态,可不是某个人的意志体现,是阶级的意志体现,哪怕不是安向伯,也会是张三、李四。

    「这事儿倒也简单。」朱厚照想了想,「父皇便将这些疏留中,然后让锦衣卫去查查看,不止是查这些人、还有他们的亲属,他们又占了多少的地?儿臣不信,一个寒门子弟出身、又清白为官的人,会在儿臣惩贪官、分田地的时候出声反对。」….

    如果有这样的人,那么此人奏疏中的建议,朱厚照就要考虑听一听,因为他也不是神,也不可能做一件事就是完美的、没有任何需要补足的地方,那就是固步自封了。

    说句不好听的,有许多改革,即便上面的政策对,真的去执行也会变个样子,如果有人可以提出来,那为什么不听呢?

    弘治皇帝面色有些纠结,他似乎在怀疑、又似乎有些害怕,害怕真相会是这个样子。

    就像当初李广的账本,

    他干脆都放给了朱厚照,自己不愿意看了,当头鸵鸟。

    朝堂上也并未因此而有大的调整,朱厚照也从来不提,说老实话,换来换去的还是这帮人,有什么区别。

    「来人,传锦衣卫指挥使牟斌。」皇帝眉目微暗-->>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