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储教,天下之首务也。自古论有道之长,必曰预教太子。今太子出阁不过一月,书读未及一本,却论道理之短长,且数次喝臣……

    皇帝翻了回头看了一眼姓名:工科给事中安向伯。

    微妙之处在于内阁的票拟:陛下圣裁。

    这种话什么意思?

    内阁的大臣都是傻子吗?

    他们看不出来皇帝很宠爱太子?

    当然看得出。

    所以说这种奏疏,他们应该帮皇帝拟一个驳此人的话才对,那是皇帝的意思。

    现在写一个‘陛下圣裁,,不就是说他们认为这个安向伯说的有道理?

    弘治皇帝觉得有些不对劲,

    看来是朝中有人酝酿着对太子的不满,这种不满的发泄口……在本朝就只能是让太子回去读书。

    不要再出来逼逼赖赖的。

    那话说的不客气的,其实意思就是你才读几天书啊?就动不动要来讲道理。

    「萧敬,去传太子过来。」

    「奴婢遵旨。」

    杀了人之后,总归是不一样的。

    以前不管是出宫也好、派个三边总制官也好,虽说叫许多人觉得不对味,但说到底威胁不到自身,

    可这次便不同了。

    朱厚照在东宫时,正在看杨廷和给他的信,周经是不会跟他报告桉子办理的进度的。只有自己人才会将信息送进来。

    他也是有意,把这东西放给杨慎看,「你爹,让我好好管教你。你瞧瞧。」

    「小子若有不对的地方,殿下直言就是。」

    「没有。你看看他这信再说。」

    古时候十岁出头,其实也多少懂些事了,再过几年都是当爸爸的人了。

    杨慎看了父亲的信,越是看到最后越是觉得触目惊心,「齐宽乃是朝廷定下的罪犯,害民无数,为何还会有百姓阻挠办桉?!」

    「还能为什么。阻挠的便不是真正的百姓,他们为的是自己!」朱厚照挠了挠眉头,「我问你一个问题,你好好想想。」

    「殿下请说。」杨慎拱手,

    「朝中的许多大臣,-->>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