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逃脱,莫说麾下狼卫十不存一,即使全部战死那又何妨?

    只要其还活着,那么其随时都可以重建狼卫。

    也正因此,陆仲义在其心中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二来,彼时匈奴内部因大单于与左贤王不合,隐隐约约间竟有着分裂的趋势。

    自去年冬季那场百年难一遇的天灾过后,匈奴内部便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以匈奴单于为首的一众王侯、部落首领主张趁着大周关中大灾之际南下中原。

    以左贤王为首的一众王侯、部落首领则主张西攻,入主西域后,进而对中原徐徐图之。

    而左谷蠡王自然是支持南下派。

    也正因此,其方才会主动请战。

    在其看来,此战若大获全胜,以左贤王为首的西攻派势必会土崩瓦解。

    到了那个时候说不定自身便可凭借战功接任左贤王。

    左贤王在匈奴内部便相当于中原的太子。

    待老单于死去后,其便可以左贤王的身份接任大单于位。

    也正因此,此战左谷蠡王只可胜,不可败。

    三来,则是其必须保存一定的实力,用以防备将来极有可能会发生的不测。

    其所谓的不测并不单单指左贤王可能会有的临死反扑。

    更指那当年被灭国的东胡余孽。

    即迁居于鲜卑山一带的鲜卑部落。

    以及迁居于乌桓山一带的乌桓部落。

    当年东胡汗国里两个最不起眼的小部落。

    其在匈奴与大周互相讨伐而无暇他顾的两百余年里。

    已然悄无声息间发展成了两个庞然大物。

    虽然自漠北决战过后,匈奴便主动与鲜卑以及乌桓示好并结盟。

    但在左谷蠡王看来,鲜卑与乌桓之所以与匈奴结盟。

    无非是因鲜卑与乌桓还没有绝对的信心可以吞并匈奴罢了。

    用中原人的一句话来说,那便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但身为左谷蠡王、不久后的左贤王、未来的匈奴大单于的他,却不得不防备鲜卑与乌桓。>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