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心中虽有百般不舍,但还是正色道。

    “夫人体谅为夫就好。”

    杨凌笑着看向案几上的纸张,

    “夫人这是在写什么?”

    “当年父亲留给妾身的书籍足有四千余卷,只可惜兵荒马乱,那些古籍全都遗失了。”

    “好在妾身记下了大概四百余篇,如今闲来无事,便将它们誊写下来,好让它们流传下去。”

    蔡琰解释道。

    看着桌上厚厚的稿纸,杨凌不由得动容,

    “昭姬真乃当世才女也!”

    “夫君过誉了,跟夫君比起来,妾身这点才华又算得了什么。”

    蔡琰羞涩地笑道。

    杨凌哈哈一笑,拉着蔡琰坐了下来。

    “对了,今日魏王将为夫叫过去,不仅是要派为夫去南阳,更有另一事要咱们夫妇去做。”

    杨凌说着,将启蒙读物太过晦涩难懂,公学孩童学习缓慢一事说了出来。

    听他说完后,蔡琰秀眉微微皱起。

    “家父还在时,妾身就跟家父说起过此事。当时家父有意重新编写启蒙读物,方便孩童识字。只可惜还没来得及动手,他就……”

    她话还没说完,便幽幽地叹了口气。

    杨凌见状,知道蔡琰又想起去世多年的蔡邕。

    他伸出手握住蔡琰的柔荑,柔声道,

    “昭姬莫要伤悲,以后有为夫陪着你。”

    “多谢夫君。”

    蔡琰重新收拾好心情,苦笑道,

    “妾身倒是没什么法子了。”

    大秦一统天下后,秦始皇为了能够达成书同文的目的,便下令让丞相李斯、中书府令赵高和太吏令胡毋敬对文字进行整理。

    李斯三人分别作出《仓颉》、《爰历》、《博学》三篇作品,作为启孩童的启蒙读物。

    汉承秦制,同样是将三篇作品,作为启蒙读物。

    只是其中的内容,让读书人来阅读,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但对没有读过书的幼童来说,还是有些困难。

    这该如何是好呢?-->>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