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甘草、干地黄、菟丝子、柴胡……

    王章一字一句读着,其腹中传来清晰的复读声。音调、频率,一模一样。

    等一百二十种药名读完,王章看向李渔。

    李渔又举起一卷《中经》递过去。

    《中经》中药一百二十种,皆为应人养性、遏病补羸的臣药。

    如雄黄、雌黄、石流黄、水银、石膏、干姜、元参、淫羊藿、败酱、酸酱、王瓜、牡丹、鹿茸、赤小豆、粟米、天鼠尿……

    王章再读,腹中声响分毫不差地重复着。

    一盏茶的工夫,此卷读完。李渔也不说话,再将《下经》递过去。

    《下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则是应地治病、除寒热邪气、破积聚的左使。

    石灰、附子、虎掌、大黄、羊蹄、鹿藿、夏枯草、巴豆、皂荚、虾蟆、蛇蜕、蚯蚓、蜈蚣、水蛭、蜣螂、蝼蛄、马陆、鼠妇、荧火、衣鱼、桃核仁、杏核仁……

    王章读到一半,李渔突然道:“停!”

    王章不明所以,看向李渔,却听他道“伯卿公,且从蚯蚓那里读起。”

    王章依其言:“蚯蚓、蜈蚣、水蛭、蜣螂……”

    这一次,王章也发现了不对——他在读“水蛭”的时候,腹中声并未重复!

    王章心里一跳,又读几遍“水蛭”,真就没有重复。他用前所未有的热切目光,看向李渔:“贤侄侄……”

    李渔一脸微笑,对症了!

    《续墨客挥犀》记载了一个小故事,说的是有个叫杨勔的淮西人,中年时得了一种怪病。每当他说话时,肚子中便有东西小声模仿他的声音。几年后,肚子中的声音越来越大。有一个道士对他说,这是应声虫,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祸及他的妻子。道士让他专心读《本草纲目》。当读到某一种药材而肚子中没有回音时,就立即停止,然后杨勔服下该药,这样应声虫就会被除掉了。按照道士的方法读《本草纲目》,当读到“雷丸”时,肚子中没了声音。他马上服下了此药,从此怪病解除。

    当日宴会上,李渔听雄霸说起王章的“腹语症”就觉得耳熟。回头一琢磨,就想起了《应声虫》的故事。依法试之,果然有效。

    不过,与故事不同的是,王章腹中物“害怕-->>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