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难得的人才。

之前还去D国的慕尼黑军校学习过密码电码破译。

慕尼黑军校是高级军官学校它于1810年创建于柏林。是世界上第一所培养参谋人员的学校,它的第一任校长是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将军。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在该校担任过教官,并任校长达12年1818一1830年之久。

其中慕尼黑军校中十分出名的除了特种作战外,还有就是密码破译,电码破译等等专业。

可以说,上官于飞是八路军中十分难得的电码破译的人才。

老总望了一眼上官于飞开口道:“李云龙,你可知道,上官于飞同志是我们难得的破译人才,在破译电码方面十分有天赋,你眼光可真毒啊,一眼就看上我的人才。”

破译电码是高难度工作,需要经验,也需要天赋。

在没有密码本的情况下想破译密码,难度是非常大的,必须截获大量对方电文。

然后分析,哪些数字出现频率最高,以及他们的出现位置。

一般说来,部队番号、驻地、发报地和收报地位置、气候、时间,这些词的出现频率最高。

比如你说的257、594在多份电文中出现,且出现位置在报头,但后面两组数字不同。

那破译人员就可以大胆假设,这是区域代码,进一步可以猜测代表着什么字。

然后根据类似方式,可以破出后两组码的意思。

也可以根据无线电测向结果,分析出后两组码的意思。

一旦数字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分析对方编码规律,开始破译其他数字。

这就是需要经验和大量积累。

第二种方式就是从其他渠道获取信息,大致了解这份电报传递了什么信息,以此类推,逐一猜测和分析。

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要使用一次性密码,防止重复,如果没有重复,那么对方是破译不出来的。

上官于飞就是这样一个十分有天赋的破译人才。

李云龙咧嘴笑了笑道:“老总,我就是看上了上官于飞同志的能力,所以才希望她调任我们新一团!”

这一次李云龙来总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够把上官于飞敲到自己的新一团中0 .....

不然的话也不亲自来一趟总部了。

李云龙已经想好了多种方式,反正无论如何都要得到上官于飞。

参谋长开口-->>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