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侮辱。”

    曹志强呵呵一笑:“你是不是当我什么都不懂?是,你们日本很会宣传,各种宣传你们的工匠精神,严谨作风,我承认你们的宣传很厉害。

    但宣传的厉害,不等于实际就是那样。

    在技术指标方面,或许你去糊弄别人可以,但绝对糊弄不了我。”

    说到这,曹志强拿着手里的文件抖了抖:“我虽然还没见到实物,但我绝对相信,你这份资料里的技术参数,肯定水分很多,肯定弄虚作假。

    因为在技术指标上弄虚作假,不是你们一家公司在做,而是你们全行业的行为。

    据我所知,你们日本的所有制造行业,技术指标都有水分,无非是水分多少而已。

    因此,鉴于对你们整个行业的恶习,我有八成肯定,你给我的这份资料中,技术参数有弄虚作假的部分!”

    一听曹志强这么说,池谷幸太严肃起来:“曹桑,您这是很严肃的指控,您确定坚持这么说,不收回去吗?”

    “我当然坚持。”曹志强冷笑道,“因为我知道我说的都是事实!”

    的确,这个时代的人,可能真的会被日本鼓捣出来的表面功夫所唬住,可这唬不住曹志强。

    其实日本的造假,是真正的国家行为,并不是某个行业的行为,更不是某个企业的行为。

    根据曹志强前世在网上的了解,日本早在七十年代开始,就开始在各种技术指标上注水了,为的就是增加自己的竞争力,突出日本制造的优良。

    可实际上呢,哪怕到了八十年代,真正的制造强国第一梯队,还是只有美国一家,第二梯队是联邦德国跟英国,日本充其量也就是第二梯队的末尾,更多还是在第三梯队。

    原因也很简单,制造业是需要积累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日本在二战时期,其国内制造业,就在主要参战的工业国中属于吊车尾的行列,更何况还是个战败国,工业实力曾经惨遭破坏。

    当然,中国除外,毕竟当时的中国严格来说只能算农业国,不能算工业国。

    虽然朝鲜战争期间,日本承接了美国转移过来的不少产能,而且因为长期注重教育跟研发,加上军事支出少,其制造业确实有了一段快速的发展。

    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