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会是这种格局,是因为这个四合院呢,本就是前清时期一个大户人家的宅子。

    早先的布局,这个西跨院只是一个单纯的小花园。

    建国后,为了增加住宅,所以才把这个四合院进行了改造。

    主体四合院那部分,也就是何雨柱居住的那些地方,没法大改,就只能是大改东西跨院,在东西跨院多盖房子。

    东西跨院的部分,也正因为是后来临时加盖的房子,所以自然就没那么多讲究。

    西跨院其实还好,可能是因为总体面积小一点,好歹还维持了一个基本的四合院结构。

    东跨院因为地方大,为了容纳更多人,后来搭建的房屋也多,那才是真正的鳞次栉比,是真正的大杂院。

    而现在的设计,是把这边所有的房屋,包括北屋正房,东西厢房、南屋倒座房,这些房屋门外全都加盖了一栋玻璃房。

    这些加盖的玻璃房之间,全部互相串联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玻璃游廊。

    如此一来,哪怕是下雨天,所有房间推门而出,并且各个房间之间来回走动的话,因为有这些玻璃游廊在,也不会被淋雨。

    受限于材料跟技术,当然还有建筑时间等因素。

    整个玻璃游廊的主体框架部分是钢筋水泥,然后加了大量的大块玻璃窗。

    因为框架部分间隔很大,玻璃部分特别多,所以远远看去,整个玻璃游廊,就好像全部由一块块大玻璃打造的一样,非常漂亮。

    大部分的玻璃窗,包括大量的顶部玻璃天窗,都是可以打开的。

    平时不刮风下雨,或者不冷的时候呢,玻璃窗可以全部打开,最大限度的通风透气。

    一旦风雨交加,或者到了冬天,可以把窗户都关闭,这样还增加了保暖效果。

    别小看这个,这在冬天的北方来讲,是十分有效的一个设计。

    玻璃游廊都通了电,每隔一段地方就加了一个壁灯。

    很多地方还装了电源插口。

    这样一来,以后万一有电动车需要充电,或者需要插电的电器,就很方便了。

    另外,这里的顶部跟底部都预留了管道,以后要是装空调系统,装新风系统,或者装宽带等乱七-->>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