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沈振华只是合同工,跟周怀恩的那个女儿性质一样,但重用程度可完全不同。

    要知道,红光出版社虽然很小,但目前的员工却基本分成两派。

    一派呢,是以周怀恩为首的元老派。

    另一派,则是以余德利为首的新锐派。

    所谓的元老派,主要就是周怀恩,牛大姐等原先红光杂志部的那些老人。

    这些人来出版社,原本是过来养老的,理论上他们在这边是只拿钱不管事儿,而这些人的待遇,则全部由红光出版社负担,这也是当初机械厂能同意承包经营的条件之一。

    为此,曹志强也乐意承担这些人的薪水,所以这些元老派的人来了,曹志强就都给了他们一个清贵但不管事儿的职务。

    然而出版社真正开业之后,也不知道咋回事儿,这些元老派呢,居然有人不再整天呆在家继续养老,反倒是整天来出版社上班了。

    比如社长周怀恩,还有那个编审钱德贵以及牛大姐,这仨人几乎天天去出版社上班,顶多是迟到早退罢了。

    这仨人的工作热情也不小,至少在下属杂志社的筹划问题上,那是尽心尽力。

    因为这三个人本就是搞内刊杂志出身,经验丰富,所以下属杂志社的筹划项目,目前基本都交给了他们,且推进速度相当快。

    对了,这仨人还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把自家的子女亲属给安排进来。

    比如周怀恩,就把自己女儿给安插进来,当了一个实习编辑。

    钱德贵跟牛大姐,也分别把自己的儿子给安插进来。

    这么一算,这三个天天来上班的元老,加上他们的三个子女,等于是足足六个人!

    六个人啊,这元老派的人数也不少了。

    目前来看,元老派的这些人倒是很听话,曹志强说啥就做啥,很少有自己的意见,有点像活儿多话少的老黄牛。

    反倒是新锐派的那些人,总是各种提意见。

    所谓新锐派,是曹志强自己的叫法,说的是余德利找来的那批人。

    那批人都是余德利依靠自己的人脉,从各个单位带来的人。

    他们本身都是各个杂志社或者出版社的年轻职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