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吐纳休息,曹柘恢复了气力。

随后直接纵身,往县衙而去。

贪官庸腐,不杀心中不畅快。

至于换一个上来,是否还是这般……这是王钰该操心的事情。

当然,为了避免形成轰动,动摇地方稳定,曹柘选择给那位枉顾黎民,一心私利的县太爷,下了点暗手。

让其在病榻缠绵数月之后,再于痛苦中结束罪恶。

至于那位徐大善人,曹柘则是折返回去,给他种下一个散尽家财做好事的精神暗示,让他被迫的名副其实。

差不多等他家产耗尽之后,身上的暗伤就会好齐全了。

往后余生,他是选择做一个贫穷的好人,还是一个贫穷的坏人……就看他自己怎么选了。如果他选择安贫乐道,还能获得内心宁静,若是继续贪婪无耻,坏事做绝,那贫穷就是他最折磨的牢笼,让他日夜挠心,这比直接杀他,还要令其痛苦。

一路往北,有些县市旱情倒也还好。

部分官员还是有作为的,应用储水,从山上引来活泉,都是缓解旱情的手段,无须曹柘再多插手。

若是再遇到官员与乡绅、地主勾结,刻意人为推动、加剧旱情,好大肆圈地的行为,曹柘便如法炮制,一边挑好时间,将储水化作雨云,人工降雨撒入田间,一边又暗下手段,给予那些黑心肠的家伙们以惩戒。

虽没有刻意扬名,但是渐渐的,却有了‘真仙’之名。

百姓们自发的为其设牌位,进行供奉。

张三丰张小神仙的名头,也自然不胫而走,不仅在中原地区传播,更辐射向整个大岳之地。

第六十章 已无国师印,国已叩为师

曹柘真的到了不图名利的地步吗?

显然还不至于。

只是他脱离了低级的名利观,有着更大的追求。

所以,他始终保持着‘神秘感’。

即便是在他一路‘施雨’,缓解旱情的背后,早有大量的寻仙访道者追逐,他也始终不做停留。

听到了风声,感觉到危险的地方土霸,便有了两种不同的选择。

一部分主动开闸放水,与官府配合行动,在曹柘到来之前,先行解决了旱情问题,甚至廉价租借麦苗,让老百姓们都有水用,田里有事做。

算是变相向曹柘求饶。

曹柘也并未赶尽杀绝,而是在其门口留下剑印,是为警告。

还有一部分则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