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涉足武林,单纯只是佛家寺庙的小庙,给觉远安身。

觉远深谙佛理,佛家修持精深,与那小庙主持相谈甚欢,小庙主持甚至对觉远行弟子礼,执意要拜在觉远门下。

觉远就这么在这小庙内安置下来,他习惯了深居简出,如无意外,总不至于遭受什么祸乱。

而曹柘又拜别了觉远大师,独自一人去闯荡江湖。

到了一处较大的城镇,在报停里租借了报纸,才知道少林被朝廷打为了藏污纳垢之所。

什么偷藏妇女,拐带孩童,破戒吃肉娶妻,强夺田产,拒不纳税,包庇重犯……甚至是改头换面,伪装盗匪,抢劫行窃,全都落在了少林头上。

这些罪责中,有一部分当然属实。

但是也有一部分,属于强行污蔑,半真半假……却也因为掌控舆论,令百姓对少林恶感大增,而朝廷覆灭少林,也就成了荡平贼窝的正义之举。

不仅仅是对少林的黑化传播,其中‘在逃’的少林余孽,也被描绘了画像,挂在报纸上的独立大版面上,依照实力、地位不同,而标注了不等额的悬赏金额。

悬赏中没有觉远……可能是因为觉远出手时,所见到他出手的,只有后来这群留下来帮曹柘的和尚。

但是曹柘却在这悬赏名单之上,且价钱不低。

第三十二章 小蜜蜂张君宝

“张君宝,少林俗家弟子,匪号小蜜蜂,采花伤人,罪大不赦,死活不论,赏银三百两。”

曹柘看着自己的悬赏头像,以及下面的简短介绍,陷入了深思。

他究竟是做了什么,以至于竟然有了‘小蜜蜂’这样一个匪号?

还有,负责构陷罪名的狗官……他们读过书吗?

他……张君宝!少林俗家弟子,才十三岁不满啊!

一个十三岁的孩子,竟然是一名‘采花贼’,这有说服力吗?这说的过去吗?

他靠什么采?

小嘴叭叭么?

还小蜜蜂……?

这妥妥的黑历史啊!

难不成将来武林登顶,有人提起过往,便有一代宗师小蜜蜂的说法?

社死!社死!

想到那幅场景,曹柘便觉得前途无亮。

“别让我知道是谁负责整理的悬赏单!”曹柘恨恨咬牙。

却还是只能轻描淡写的放下报纸。

应该庆幸,这些攀科技树的家伙,还没有把照相机给-->>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