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觉远,在短短一瞬间,就交掌十数次,而觉远更是数次不慎,被击中胸腹要害,若非九阳神功护体着实神妙,此刻只怕早已饮恨。

即便如此,肉眼可见的劣势,依旧难以挽回。

“君宝师侄,觉远师兄擅长内功,不通拳脚,只怕不是这老贼对手。只是……他们之间交手太过厉害,咱们也难以插手,这该如何是好?”一名般若堂的无字辈大和尚,捂着伤口,对曹柘问道。

此时,那些寻常的大小和尚,该跑的、该逃的大多走的差不多了。

还留在此地的不过二三十人。

都是一些侠肝义胆之辈,曹柘既然救了他们,他们便是冒着生命危险,也不忍心留他一人应对强敌,故而都停留此处,与曹柘一道共抗恶僧。

曹柘一皱眉,随后道:“可有精通须弥山掌的大师,劳烦请道出些许精义,传给家师。”

一名僧人道:“须弥山掌门槛极高,极为难练,纵能勉强练成,每次出掌也需坐马运气,凝神良久才能发掌,等闲是学不会的,不过小僧倒是知道一些口诀。”

曹柘道;“那也好!速速大声喊出。”

那僧人便大声口诵掌法口诀。

这篇掌法,在少林诸绝学中并不起眼,盖因为它并不以掌法精妙著称,而是需当有八风不动立地菩萨的心性,以及极其浑厚的内力,方能催使。

习武之人本就多心猿意马,想要达到诸事不烦心,诸果不沾身的境界,谈何容易?

故而这掌法,时常断代,少林寺中诸多武僧,鲜有能修行者。

但是曹柘正是看中了这门掌法的特性。

果不其然,当口诀诵出时,觉远和尚便下意识跟着运功行掌。

掌法开合,愈发的迟钝缓慢,但是每一掌打出去,却真宛如须弥山临,灵山降世。

浑厚的内力与高绝的心性,被利用起来,渐渐的与心缘形成了有来有往的平等对攻局势。

一众僧人见此,皆是喜笑颜开,唯有曹柘始终眉头紧锁。

“还是不成!”

“觉远师父虽然算是会了这须弥山掌,隐约有了点攻击手段,却毕竟是草草的初学骤练,哪里比得上心缘这老家伙,在大力金刚掌上数十年的造诣?”

“何况觉远师父虽然更年轻,但是体力、精力反而远不如心缘,战时拉长,更加不利。”曹柘想着,便扭头对身边这群和尚又问:“你们可有人知道,金刚不坏功的罩门、气眼所在?”

“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