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涨潮的时候,海面上什么都没有,落潮的时候,海面上才会露出礁盘来,想要在这个上面建立哨所,太难了。

    “大家就负责勘测,其他的交给我们。”

    “秦总,您就别卖关子了,给咱们大家伙说说。”陈荣是心痒难耐。

    “我们的船厂里,目前正在改装一艘报废的油轮,等到改装完毕之后,这艘油轮就会交付给振华重工,作为振华重工的龙门吊运输船,这是特殊船舶,上面不仅仅有大量的空间,还有专门的吊机。”

    听到秦涛这样说,众人两眼放光。

    专门运输龙门吊的,该是多么庞大的船只!在这种船只上,能轻松运载几层楼高的预制楼房,也就是说,可以把相应的礁盘哨所,在陆地上直接建好,然后通过这艘船给送过来!

    用船来运输楼房,虽然稀奇,但是还是有的,在后世,在广阔的长江上,就有专门的船只运输,搬着四五层高的楼房到处跑,让看到的人啧啧称奇,果然,这种的车船使用税没白交。

    现在,他们完全可以把建筑好的哨所装船运输过来,这样,相比运输建筑材料来这里现场盖,要方便得多。

    “前面我好像看到了有房子?”此时,秦涛望向了远方,有些好奇。

    “渚碧礁。”许正阳开口说道。

    “秦总,您的这位秘书,知道得还真多。”陈荣感慨地说道:“咱们前往双沙岛,需要路过渚碧礁。那里已经是咱们的第二代高脚屋了,你能看到旁边那些木桩子一样的东西,都是竹竿的柱子,那是咱们第一代高脚屋的遗迹。”

    “是的,第一代高脚屋,是咱们的海上猫耳洞。”许正阳说道:“没有坚定的意志,还真的守不下来。”

    此时的许正阳,望着远处的那些竹竿,胸口起伏着,显示着他内心的激动。

    一直都想要回来看看,现在,终于回来了!

    1988年2月5日,南沙第一座高脚屋在永暑礁诞生。这是一种以钢钎为依托,竹竿作柱、篾席为墙,沥青封顶简易竹棚高脚屋,面积只有10平方米,空间十分狭小,加之海上补给困难,官兵们生活条件异常艰苦。

    想想一个十平米的房间,孤零零的在大海上,还四处漏风,夏天晒,冬天冷,物资也很匮乏,就知道生活该有多么的艰苦了。

    现在,只剩下那些孤零-->>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