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这么远听到他们的对话?

    难道说,这小和尚竟然练成了传闻中的佛门神通天耳通?

    再仔细看道然的脸,虽然稚嫩,但却有种近乎神圣的光辉,怎么看都不像凡人。

    看来,自己是真的遇到了佛门高僧了。

    “神僧当面,公孙策惭愧。当时,我听神秀法师片面之词,对道然神僧有所误解,实在抱歉。”公孙策客气地说。

    “阿弥陀佛,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公孙先生只是怀疑小僧而已,并未做出任何无礼之举,无需抱歉。”道然说。

    道然又不是那种别人瞅他一眼就要杀人全家的性格,自然不会将这点小事放在心上。

    “道然法师宽宏大度,我实在佩服。只是,我听闻佛门讲究明心见性,应该论心不论迹才是,为何法师反其道而行之?”公孙策问道。

    “只因小僧还未练成他心通,肉眼凡胎所见只是表象,未见其心,又如何论心?明心见性,明的是自己的心,而非他人。若有朝一日,小僧修炼成佛,能够通晓人心,才有资格说一句论心不论迹。”道然解释道。

    公孙策听了,只觉得眼前这小和尚与之前所见的僧侣都不相同。

    哪怕是那位神秀和尚,平日聊佛法之时都喜欢引经据典,以经文来增加说服力,为的是用自己的一套道理来说服别人,美其名曰传播佛法。

    道然却不一样,这小和尚明明见识高妙,却如此自谦。

    公孙策觉得道然说得没错,人心隔肚皮,没成佛之前,谁能看得真切呢?

    连看都看不见的东西,又要怎么来判断对错?

    作为杭州通判,公孙策就兼管狱讼之事,平日里处理的案件往往很难分清黑白。

    曾见过子杀母的人伦惨剧,那为人子说的是不忍见母亲瘫痪在床,日夜受苦,所以出手了结母亲性命助她解脱。

    若是论心,此人似乎是出于孝道,理应无罪。

    但后来仔细调查,却听说此人平日就游手好闲,其母瘫痪在床,正是因为此人索要钱财不成,就将母亲打成重伤。

    然而,这只是传言,并无人证物证。

    公孙策数日未眠,冥思苦想也无法印证此人所言真假,究竟是真孝子,还是弑母凶-->>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