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便往周庆国这头靠过来,“咋了?”

    “三叔,你看那个是不是你说的老兆头?”周庆国指了指前面不远的一棵老松树。

    就见到离地一人高,有块树皮被砍掉了,露出的木质上,刻着些东西。

    许世彦一看,可不正是老兆头怎么?急忙领着周庆国走到跟前儿。

    再一细看,上面刻的是乱码,并不是寻常的兆头。

    周庆国毕竟是林区长大的,对这些咋地也懂一些,可眼前这兆头,他愣是看不明白。

    “三叔,这是啥?我怎么看不懂呢?”

    一般的兆头,都是左边刻上人数,几个人就刻几道横杠,右边刻人参的生长年限,几品叶就刻几道横杠。

    这些从小就听村里老人讲,大多数人都明白,可眼前这个,周庆国愣是看不懂。

    “这刻的是苏州码,也叫花码。

    当初在这儿拿到大货的人,不想让人知道具体情况,就改了兆头,用苏州码来刻。”

    许世彦仔细分辨了一眼上面的记号,果然是苏州码。

    苏州码,也叫草码、花码,是早期民间的商用数字。

    南宋时期从算筹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计数方法,多用于商业记账等。

    这种码子,在东北极少出现,许世彦也是上辈子跟韩老爷子在一起的时候,听老爷子讲过。

    韩家当年走过镖,接触过不少南北客商,所以懂这些。

    “这上头说,他们一共九个人,在这里抬到了一苗六匹叶,三苗五匹叶。

    我看看年份啊,宣统二年,宣统二年是啥时候来着?大清朝最后那皇帝吧?

    哎幼,这么算的话,是不是六七十年了?”

    许世彦历史学的不咋好,也就是从评书里听过,好像末代皇帝的年号叫宣统来着,那就是说,这兆头年头挺长了。

    “来,庆国,过来,跟我一起,给山神爷老把头,还有老前辈们磕个头,让老把头保佑咱,能在这附近找着大棒槌。”

    《最初进化》

    早年间,放山人都秉承着山神爷老把头留下来的规矩。

    遇见大货抬参的时候,要把参籽采下来,随手撒在周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