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朴的许多百姓连连摇头。

有这样的政策,他们已经很满足了,不会要求太多。

“不是贪心,王上体恤民间之苦,谁都有权利受惠新老政策。

蔡苍适时提起君主,顺道表明一波忠心。

“王上是难得一见的好王上,这个免税,那个减税的。”

“对啊,每一次都会解决问题,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王上没来凉州的时候,日子都不怎么过得下去,现在比以前轻松多了。”

提及君主,即便没受益的老百姓,拥戴之意毫不掩饰。

“大人说的有理,王上在积累实力。”

见此,蔡苍暗自说道。

反正汉军的高层有志气,这是一个好现象,他们也可以跟着捞好处。

“大人,俺要登记。”

今天发愁没位置的小伙,眼疾手快的直冲了上去。

既然新政策这么友好,说什么也不能放过,先争到一个位置再说。

“我也要登记……”

“喂,你做什么,别挤过来啊。”

“一个个来,排好队。”

而后,整个现场围得水泄不通,官吏们是手忙脚乱。

而这一幕,只是关中地区的缩影,许多地方在陆续上演。

“杜大人,政策推行得如何? ”

而在汉王府宣政殿的偏殿,许多文臣也在忙活着,高士廉便是其中之一。

“长安这里基本完成,目前,逐步推行到关中地区各地。” 在杜如晦面前,堆放许多资料和公文。

可以说,长安一直是政策的首发地,这里的百姓们最先受益到。

“依照这个速度,赶在年关前完成,应该是没问题的。”

咼士廉放下心来O

“不同地方的富饶或寒苦,包括不发达的,采用不同的税收方式,你们看一下。”

韦圆成拿出一份整理好的资料。

“如此便合理多了。”

浏览着里面的内容,房玄龄点了点头。

这么做不是为了区别对待,而是相同税收下,一些苦寒或者贫苦的地方,将会增添不小的压力。

至于反过来的富饶,发展不错的地方,合理收取税收,也不是加大负担。

“依照韦大人整理的资料,作为初步的标准模板,给地方的官府作为参考。”

高士廉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