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提前预料到隋军意图,郭卿,张卿都没让寡人失望。”

长安是汉军大本营,绝对不容有失,曹封颇为满意。

“第二支勤王军,在岳将军手里栽跟头,第三支勤王军,最好也栽个跟头。” 原先带来的压力消失不见,长孙无忌打起第三支勤王军的主意。

“哈哈,隋军肯定会再栽跟头。”

中原和洛阳已拿下,没什么不能做到的,李存孝哈哈大笑。

“一旦益州隋军战败,我军可顺势往南推进,构建不威胁到长安的战线。” 要说哪里还能威胁到长安,徐世绩看的很准,就是武都汉中一线。

“不仅如此,我军还能打通进入益州的通道,为以后拿下全境打基础。” 这一战较为重要,杜如晦认同的说道。

“是的,第三支勤王军必须击败,主力才不用回援。”

事实上,面对隋室的勤王军,苏定方都感觉不到太大的压力。

他们即将和隋军主力打一场了,勤王军也就不在话下。

“但愿郭孝恪和张公瑾,最好是给力点,将战线推到益州治所,蜀郡成都。”

不过,李靖和岳飞这两位大将,想的则是这些。

只要推进到成都,益州就是汉军的盘中餐,根本跑不了的。

—增兵,或者主力回去,攻取整个益州是板上钉钉的。

“臣已说完。”

随即,公孙兰站在应该站的位置。

“禀王上,司州各地有调动的将领,乃至官吏都幵始上任,交接。”

调动的主要还是将领,各地防务,李靖出列说道。

“很好。”

在隋军主力来之前,完成对各地的调动,无疑是曹封想看到的。

“等到他们彻底上任,并熟悉各自负责的军务,司州战线就会形成,跟隋军主力开战也有底气。” 调防调任的益处很明显,在场文武知道代表着什么。

“接下来,就是政务方面了,推广我汉军在司州的政策。”

杜如晦深知单单占领司州,那是行不通的,还需要各种仁政来配合。

唯有把司州转化为实力,那才是自身的地盘,提供大量而稳定的税收、兵源等。

不能做到等于零,无法长期统治这里!

至于之前没实施,盖因事情太多了,需要一件件来。

“禀王上,制作棉甲打造战船等器械,所需的物资开始到位,工匠们正在加紧时-->>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