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都能算‘豪宅’了,但真要卖也就几百块。地段在这儿摆着,房价上不去。

    杜守义知道,这块地方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还存在着,直到京都大建设时才消失。

    要是十几年后的七十年代末,他肯定二话不说,直接拿下。哪怕空关二十年,等动迁也能发上一笔。

    但他初来乍到,也没好好研过历史。五年后的风波会刮成什么样?另有私房的会不会有危险?对于这些他都没把握,现在接盘这房就有些烫手了。

    户口本房契都在,这老头是骗子可能性迅速降低了。杜守义和他论起了价。

    最后谈下来的价格是两万九千八,东西全归杜守义,房子杜守义用着,但不过户。

    杜守义给立的是租房合同,用六千租老头这套空房二十年,从六二年直到八二年一月一号,这个价格属于顶格市场价了。

    杜守义也给自己留了个保障条款,‘如果金文顺在租期内没了,这房将自动过户给杜守义,余下的租金不论多少都抵充购房款。

    金文顺的遗产继承人要积极配合,办理相关过户手续,否则不但退还所有租房款,还得退一赔三。’

    为了防着被找后账,杜守义还在契约上写清楚了是‘空房’。他花的是租房的钱,可不是买家具古玩的钱。什么家具?见都没见着!

    他这么做太难得了,老头户口粮油都不用迁到内蒙,京都的配给可比内蒙要高出不少。

    虽然麻烦些,要找人代领代换,但只要房还是自己的,那根就算留在了京都。老头要有本事活上二十年,这房还得还给他。

    金文顺立了契拿了钱后二话不说,只收拾了些衣服被褥就搬走了。这么多钱在手,他自己都不敢再留在这个地方。

    临走时两人约定好了上街道报备的时间,金文顺还给杜守义留了五六个地址,姓名。这些都是他的老亲故友,家里好东西还有一些。

    等他走了,杜守义花了十来分钟,将这里彻底变成了‘空房’。

    一面收他一面慨叹,也就是他,否则那张雕花大床三四个人搬不动,连门都未必出得去。也不知道老头儿当年是怎么搬来的。

    那箱古玩字画他没来得及细看,一起归到空间里,慢慢再说。

    在床底他还找-->>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