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短。终于,在星期四晚上十一点,老李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三岁。

    杜守义在病床前日夜守护,一点点看着老李怎么离开人间。

    一开始他怎么都想不明白,系统不是奖励一千片‘帮宝适’了吗?怎么老李还是倒下了?

    答案在老李弥留之际揭晓了:他拿着这些尿不湿去一个宫里老伙计那里换了整整一箱碑帖。

    他对大限之日早有预感,这是他为杜守义办得最后一件事。

    星期天老李出殡,就埋在离熊明父母不远的地方。墓碑上刻着‘恩师李连贵之墓’,署名是熊明。在离开人世之前,老李终于用回了他的本名。

    王桂花想着把老李留下的十几片尿片烧给他,被杜守义一把拦住了。

    “老李不需要那个,他是条堂堂正正的汉子。”

    他的话音刚落,阴霾的天空中忽然传来了隆隆雷声。

    冬雷震震,盖棺定论。

    ......

    星期天的深夜,杜守义独自坐在桌边,眼前是王桂花前两天交给他的那口箱子。

    白天出殡的悲伤已经渐渐褪去,现在是该看看老李留下的东西了。它们已经不是单纯的碑帖,是老李耗尽最后的生命和尊严换来的,是人世间最珍贵的礼物:心。

    看着看着,他的眼泪流了下来,帖上的那个‘悲’字,像把匕首般刺进了他的心里。

    杜守义心有所感,他拿出了纸墨,挥笔写到:‘悲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杜守义第一篇正式书法作品《悲夫帖》,在今晚问世了。

    《悲夫帖》抄录了贾谊《鵩鸟赋》的下半篇,全帖总共二百二十九字,悲恸之情跃于字里行间。

    特别是贴首的那个‘悲’字。观之若久,让人不由得生出一种‘长太息以掩涕’的心情。

    《悲夫贴》是杜守义作品中十分少见的,风格中带着很多米芾味道的东西,与他日后创作风格大相径庭。这被日后的书法研究者认为是杜守义十分早期的作品,是他转型期的标志。

    对这个说法杜守义完全赞同。尽管日后看来《悲夫贴》还很‘稚嫩’,但他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承认,这是自己的第一幅可以称之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