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有什么不明白问小伟也行。小伟才二年级,系统的东西教不了,但分解动作演示一下,解解惑还是行的。

    鬼步舞蜕变成丰收舞后已经完全没有了‘鬼气’,有的只是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气。

    最奥妙的是,这个时代没有视频播放软件,即使专业的舞蹈编导演员,想要看一遍就学会也几无可能。什么叫‘先进技术’?这就是。给你看你都未必能学会。

    这也是杜守义原先准备压上两三年,让它在明年国庆再问世的原因。问世的时间点越接近小伟十二岁,他的领先优势就越明显。这时代特招的文艺学员兵年龄线,基本就卡在十二岁以上。

    而要是放到后年,一九六五年,就只剩下不到一年的传播时间,太短了。

    所以六+四年这个时间点不是随便定的,它经过了反复的计算推演。杜守义每天睡眠两三个小时,晚上时间大把,除了练字看书,就尽瞎琢磨这个了。

    虽然提前了一年,但杜守义的一番算盘并没有落空。

    ‘丰收舞’一经露面,立刻引起了各大文艺团体的重视,因为这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全新舞种。

    小伟凭借着先发优势,在各军种文工团里混了个眼熟,他在艺术上的高素养也被专业人员所了解。

    六八年春天,十三岁的他如愿以偿被特招为文艺兵,从此一生与文艺结下了不解之缘.....

    到了晚餐时,龚小北聊起了她的学校。

    “你说育英以前是延安保育院?”

    杜守义有些恍然大悟,两世为人,他对育英只有粗略了解。知道它挺牛叉,但万万没想到它的前身这么牛叉。

    《爷爷为我打月饼》这首歌出自谢晋导演的一部革命电影《啊!摇篮》。而这部影片的原型就是延安保育院。

    这不巧了吗不是?

    杜守义咂摸咂摸嘴,道:“可惜了,要是能让小伟唱这歌该多好?这是给学校最好的献礼!”

    “是有点可惜。”小北知道缘由,她也觉得有些遗憾。‘打月饼’这首歌最适合出现在育英的中秋舞台上了。

    想了想她笑道:“你要说‘最好的献礼’,这话可有点大了。”

    接下来小北讲了个献礼的故事,让杜守义又一次-->>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