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相比道统消亡,我更宁愿在朝堂上受辱,因为这能为我们拖延到足够多的时间,我们儒家现在欠缺的就是时间。”

    “挑起这次事端就是故意而为!”

    “我儒家就是要引起众人讨伐,就是要让朝臣对我们同仇敌忾,唯有如此,我们拖延华寄的事,才不会为人察觉,甚至这些人根本就意识不到我们的真正想法。”

    “他们只会认为我们在狗急跳墙,在哗众取宠,只会认为儒家式微,想趁此重回世人视野,以避免被温水煮青蛙一般消亡。”

    “诸侯制没有实行的可能!”

    “从立国之初那场大议结束,我便已经知晓了。”

    “但这并不会影响到我们。”

    “我们只是借着这个话题,让世人把注意力集中到我们身上,从而忽略地方如火如荼开展的私学,损我们一些微薄的脸面,益于儒家长久的蓬勃发展,这有何不可?”

    孔鲋一下沉默了。

    他在脑海中仔细思考着利弊。

    沉吟良久。

    他也不得不承认,子襄真的很胆大。

    但这的确是一个好主意,此举就是要把外界目光聚焦到他们身上,给自己沾惹污名,从而实现移花接木,此举也直接掩盖了他们的真实目的,以至于不会引起外界猜疑。

    只是......

    他们无疑也会成为众矢之的。

    孔鲋沉声道:

    “这个想法的确不错。”

    “只是前面谶语之事,已经搭进去两个博士了,若是再用谶语,其他儒士恐不会甘愿,而不借助外力,想达到目的,恐难以如愿,而且这事还不能找六国贵族相助。”

    “这该如何施行?”

    子襄眼中露出一抹冷色。

    淡淡道:

    “我已经想好了。”

    “外力这次是不能借助的。”

    “若是借助外力,朝廷一查,很容易查出问题,到时反会让人起疑,新年刚至,正月中旬,却是始皇生辰,到时朝中将大宴群臣。”

    “我们趁着朝臣恭维,直接出言发难。”

    “而始皇历年来,都是既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