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念。

    秦落衡之所以敢这么大胆直言。

    非是要自绝于道儒。

    而是在对外表露一个态度,朝廷准备启用道儒两家了。

    只不过道儒两家耽于陈腐王道,为大秦体制所不容,若是道儒能摒弃王道理念,摒弃治政之道,大秦自然会对道儒大开方便之门。

    想到这。

    萧何一下全理清了。

    大秦立国以来,一直在锐意革新。

    治理上同样在求变。

    这些年里,大秦大修驰道,决通川防,疏浚漕渠,这是大秦依循法家理念做出的大治之策,只不过经过五年探索,朝廷似乎也察觉到了,法家的理念,并不足以实现天下大治。

    因而才有了今天的这场盛会。

    但天下士子轻秦,很多人恃才自傲,有着自己的为政理念,不少士子还念及着三代王道,而这显然为大秦所不能容,因为才有了眼前这一幕。

    秦落衡借其他人的发问。

    表明朝廷立场。

    如果还有人试图让大秦改制,试图回到诸侯番邦,回到过往的陈腐王道,大秦是绝对不可能容许,会直接跟你们划清界限,甚至是彻底决裂。

    但若有士子能幡然醒悟,大秦同样会不吝于重用。

    秦落衡的态度很明确。

    大秦的政体为法制,不容变更。

    但在治理上会选择兼容百家,只要能为秦所用,能为秦出言献策,能让天下得到彻底的治理,纵然你是罪人、是亡人,大秦也会不拘一格的启用。

    甚至于。

    萧何生出了一个想法。

    若是前面没有人发难,秦落衡自己或许都会找人提问,他就是想把这个观念传达出去,就是想告诉到场的士人,大秦欢迎一切有抱负、有学识的有识之士。

    但不欢迎怀有二心,耽于陈腐王道,耽于过往荣华,耽于淫学流说、不思进取的士子。

    理清了这些。

    萧何神色一下轻松下来。

    若是秦廷真选择跟天下贵族割裂,跟道儒两家决裂,他是万万不可能再仕秦的,因为他所学黄老居多,秦廷不容道儒-->>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