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此时听到叫他,立刻出列。

    景顺帝面无表情道:“此事因你而起,可有什么要说?”

    “启奏圣上,臣恩师李公怜臣孤苦失怙,在金陵为臣操持婚姻!”

    冯渊闻言回应,口中道:

    “此与圣上怜臣之心一般无二,臣都铭感五内!”

    稍微拍了一下马屁,才道:

    “其实此事看下婚书的日期,一眼可知其中误会,并非恩师有意违旨抗礼!”

    说到这里,他又躬身施礼:

    “但既然此事由臣而起,还请圣上责罚于臣!”

    这就是他和李守中商量的第一步。

    以退为进。

    两人争着请罪,把事情归在自身。

    避免将火引到景顺帝身上。

    景顺帝只要明白,哪怕稍有不满,也不会处罚太重。

    何况冯渊话里话外都是感恩。

    若是朝臣们到此为止,景顺帝可能顺水推舟。

    来个罚酒三杯什么的。

    但李守中即将上任礼部尚书,自然有不少人不满。

    “启奏圣上,此事不管是不是误会,都不是简单处置可以解决的。”

    之前弹劾李守中的御史立刻上前,道:

    “其涉及‘礼法’,还需以“礼”相议!”

    你不是礼部尚书吗?

    那我就和你说礼。

    说着,他斜睨李守中和冯渊,道:

    “正所谓: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不得不说,这位御史有两下子。

    几句话就将事件升级了。

    本来只是小惩大诫,退掉一门的事。

    现在成了“礼法”的事。

    “启奏圣上,正是如此,此事如何处置,都于礼不合!”

    订了两份亲,确实不合。

    那科道言官上前,道:

    “正所谓:上若无礼,无以使其下;下若无礼,无以事其上。”

    这就是读-->>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