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景顺帝都已经登极十五年,自然也不必留什么传位遗诏。

    即使有些交代,景顺帝和内阁也会看着办。

    而早在景顺帝登极不久,先陵就已经开始修了。

    上次老太妃就葬在那边,太上皇安葬的地方自然也不用再讨论。

    所以,现在礼部这边最急切的工作,就是定个谥号了。

    见冯一博面露恍然,郝振林就直接道:

    “我刚说先皇最为崇尚诗礼,不如就谥个‘文’字,一博你怎么看?”

    天泰帝现在已经从太上皇成功升级为先皇,很快又要升级为“大魏x宗先皇帝”。

    这个x,就需要礼部这边给出建议,然后让景顺帝从中选取。

    谥号是对死者生前的评价,也是史书上的盖棺定论的依据之一。

    大魏号称以仁孝治天下,景顺帝这个儿子肯定不会允许给天泰帝一个恶谥。

    甚至,中等的谥号也不能容忍。

    所以礼部众人的选择,必然是在美谥之中。

    说天泰帝生前崇尚诗礼,不如说他最好做诗。

    短短在位几年,留下的诗词就不知凡几。

    虽然没有几首流传于世,但他在位之时确实也掀起过作诗的浪潮。

    冬藏社众女如今有此喜好,多少也与那几年的环境遗留脱有关。

    冯一博听到“文”这个字作天泰帝的谥号,心中有些不屑。

    《谥法》中“文”字的说法极多,至少不下二十种。

    简单来说,赐民爵位可以谥“文”,经纬天地也可以谥“文”。

    这其中的意义,自然是天差地别。

    以“文”为谥号,算是对天泰帝也算是极大的认可。

    但若真说的是喜好作诗,最多也不过是个“学勤好问曰文”罢了。

    想到此,冯一博摇头道:

    “这里面我年纪最小,对先皇了解不多,还是不参与了吧。”

    本来他不参与也没什么,可偏偏这时旁边有人嗤笑一声,道:

    “呵!冯侍郎这是在避嫌吧?”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