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马心领神会。

    只见张让缓缓上前,对陈元施了一礼道:“陈别驾,这事就让老奴给你分解一番如何?”

    陈元是认识张让的。

    开玩笑,这可是太监头,而且势力十分庞大。

    陈元当初第一次来洛阳的时候,想见而不可得的人物。

    陈元连忙回礼:“既如此,就劳烦张公了。”

    说好话又不费劲,陈元也不吝捧一捧这老家伙。

    不期望他能帮自己,别坏自己的事情就行。

    听到陈元喊自己张公,张让心中还是比较高兴的。

    虽然平时不缺乏人喊自己张公,可是陈元毕竟不同。

    要知道陈元不仅是蔡邕的弟子,更是襄阳书院的副山长,这个身份实际上比他所谓的荆州别驾和军师中郎将更让人看重的。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酝酿,襄阳书院的名声已经传遍天下。

    基本上天下的读书人都知道了襄阳书院。

    之所以会这么出名,最关键的就是襄阳书院面下天下招收学生,凡是自忖学识深厚者,均可以到书院报考入院。

    是的,书院采取考试的方式招收学生,这也是天下独一份了。

    毕竟书院的师资力量有限,不可能把所有报名的学生都招进来。

    于是,陈元便把考试这个杀手锏使了出来。

    不仅入书院要考试,即便是进入书院,也要考试。

    每月小考,半年中考,一年大考。

    连续三个月小考不及格,全院通报批评。

    中考不及格的,降级。

    大考不及格,清退。

    当然优秀者会有奖励,这奖励并不是钱,而是钱粮或者书籍什么的。

    书院采取九年制教学,九年之后毕业,就可以自称是襄阳书院的学生了。

    不要小看这个身份,因为只要有了这个身份,就可以那这毕业证去荆州官府之内谋得一份差事。

    这也是陈元跟刘备商量好的。

    总之,只要能够在襄阳书院熬到毕业,包分配,给予孝廉身份,可以做官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