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的银钱,大可以先赊欠,等到朝廷国库充足的时候再还上,反正房俊有的是钱,也不差这一点……

    房玄龄很不爽。

    他倒不是舍不得钱,只不过自己主动捐献出去与被人算计不得不拿出去,岂能同日而语?

    老房哼了一声,说道:“犬子深受陛下隆恩,自当竭尽全力报效家国。只不过现在犬子一心筹建市舶司、组建皇家水师,开发华亭镇,又先后兴建水师学堂、制造局等等设施,怕是早已捉禁见肘,欠下无数钱粮。稳定江南、整合江南,是目前最重要的大事,若是因为拖欠江南士族的钱粮而导致江南局势动荡,延缓了市舶司的筹建、皇家水师的组建和训练,岂非耽搁了陛下东征大计?事有缓急,目前西北异族尚算安定,应当全力经略江南才是。”

    老房倒不是存心想跟李绩作对,他的格局远没有这么低劣。目前朝廷的中心的确在不断的向东倾斜,征服高句丽不仅仅是李二陛下的梦想,更是大唐朝廷上下所有人的野望!

    踏平那块从未征服过的土地,李二陛下固然能够成为傲视古今的千古一帝,比肩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他们这些文臣武将又何曾不是青史彪炳、流芳百世?

    地位到了他们这个层次,权利、金钱、美女,所有的一切都比不得留在史书上的那一抹色彩更加重要。

    李绩却不以为然:“房相此言差矣。东征才是国策,必定要全力以赴,一战功成,但是与此同时,也必须要给西域诸国和吐蕃等蛮夷以强有力的威慑,将他们彻底镇住,不至于在我们东征的时候轻举妄动才行。否则两线开战、腹背受敌,定然焦头烂额,顾此失彼。给骑兵装备上足够多的具装铁骑,毋须真刀真枪的打一杖,只要是不是的拉出去溜溜,必然将蛮夷胡虏镇服,帝国方能全力东征,无后顾之忧。”

    一个从内政的角度出发,一个从兵事的角度入手,各有各的道理。

    长孙无忌开口道:“英国公所言有理,若是不能震慑西域蛮夷,导致其在帝国全力东征之时趁虚而入,则必然损失惨重,甚至江山动荡,悔之晚矣。”

    哼哼,房俊你不是能赚钱么?

    那就为帝国多奉献一些吧……

    房玄龄瞄了长孙无忌一眼,心里暗骂,拱手说道:“英国公和赵国公所言有理,是老臣顾虑不周,还望陛下勿怪。不过吾家铁厂规模有限,产量更是有限,-->>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