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就冲身后的上官仪招招手,笑道:“这可正好了,咱俩去殿下那里蹭一顿午饭,若是殿下不再只有太子妃娘娘,某还有些不好意思。”

    言罢,就拐了个弯,径直向立政殿方向走去。

    上官仪在后面听得分明,心里就是一跳。他千里迢迢赶赴京师参加科举,为的不就是拼个官身,某个前途?现在能直接在太子殿下面前说上话,若是太子殿下留下一丝好印象,即便科举失败,想来央求太子举荐一个官职亦不是难事。

    最重要的,从此他的身上可就印了太子的痕迹,算是太子的人马,日后太子登基,可就是妥妥的从龙功臣,上官仪怎能不激动?

    再是正直纯粹的人,也不可能放着通天的阶梯而无动于衷。

    那不是正直,那是愚蠢……

    同时心底感慨,在他来说只是个小小的藏书楼书佐,想要见太子殿下一面都是千难万难,可是跟着房俊,直接就能登堂入室去立政殿蹭饭……

    人与人的差距,实在是天壤之别。

    心里感慨着,脚步却是丝毫不慢,紧紧的跟上房俊。

    立政殿门口的内侍见到房俊,自然不会阻挡,那年老的内侍首领笑开一张缺了牙的嘴:“呵呵,二郎这时间赶的真是巧,殿下刚刚命奴婢们摆膳呢。”

    房俊走上台阶,摘下帽子掸了掸雪,笑呵呵道:“就掐着这饭点儿呢,这么大的雪若是再回家折腾一遍,实在遭罪。”

    老内侍很自然的接过房俊手里的帽子,弯着腰说道:“奴婢给您拿去烘干了,走的时候戴着暖和。”

    “谢啦!”房俊道了声谢,从荷包里掏出一小块方正精致的银锞子,丢给老内侍:“拿去喝茶。”

    这种银锞子是房俊特意命人打制的,方便拿来打赏。唐朝的官场相对清廉,较之明清两朝简直就是天差地别,“门包”这种东西闻所未闻。不过房俊深谙沟通之道,一些小恩小惠从来不吝打赏,这也使得无论是太极宫亦或是东宫的内侍对他的印象都好到不得了。

    天底下比房二郎有钱的不少,但是比房二郎大方的不多,关键不是赏赐了多少,而是人家这种态度明显是将他们当人看,这种肯定,可比这点儿银钱贵重得多。

    老内侍笑得不见眼睛:“您自进去,殿下早又吩咐,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