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呆子,没有什么上进心,对于人情世故也很是厌烦。即便是在家里,存在感也低到极点。平素三五好友饮酒作文,那便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和追求。

    房俊觉得也挺好……

    “前些时日南面的客商送来一些稀罕的东西,给嫂子准备了一些,待会儿让媚娘拿给嫂子,喜欢的您就留着把玩,不喜欢就拿去送人情。另外还给大哥弄来两个砚台,据说是汉朝的歙砚,我也不懂。”

    “哎呦,那可谢谢叔叔了。”杜氏眉花眼笑。

    二郎一向出手大方,能被他视作“稀罕”的东西,想必绝对是难得的好东西。更难得的是二郎对自己的尊重,并没有因为大朗的弱势而削减半分,这才是更令杜氏欣喜的原因。

    若是二郎不将自己这大房放在眼中,自己这个长媳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房俊笑道:“一家人,还说两家话?我进去跟爹说说话。”

    言罢,便抬脚进了正堂。

    自有卢氏领着杜氏、小妹迎接武媚娘,几个女人相见,自是叽叽喳喳好一顿聒噪,郑秀儿和俏儿则领着车队前往库房卸车。

    *****

    以往的窗户纸全都掀去换上了玻璃,正堂里显得很是明亮,光线很足,家具摆设上面就有了一种晶莹的清辉。

    一水儿紫檀木的家具,显得大气厚重。

    房玄龄端坐在太师椅上,正端着茶杯抿着茶水,见到房俊进来,才放下了手里的茶杯。

    这屋里的家具差不多都是房俊孝敬老爹的,都是出自自己的设计、柳老实之手,很有一种唐朝穿越到明朝的感觉。尤其是这个太师椅,房玄龄很是喜欢。

    房俊走上前,在房玄龄面前跪地。

    “孩儿见过父亲。”

    房玄龄面上没什么表情,“嗯”了一声,说道:“起来吧,在家里,不必拘泥这些礼数。”

    “是。”

    房俊起身,在房玄龄下首落座。

    自有侍女轻手轻脚的奉上香茗。

    “庄子里一切安好?”

    房玄龄问道。

    房家家产不多,骊山的农庄差不多是最大的一处产业,许多家里的老人都留在庄子上,是以房玄龄一向-->>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