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垂泪而拜,感激涕零之色溢于言表。

    罕虎又询问起乡民们的生计,巡视农田土地,得见全国上下耕种热情高涨,一时也是颇为高兴。

    他知道,这都是子产的功绩。

    子产的新政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效已经逐渐显现,若能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郑国上下必定会粮秣溢仓,富余天下。

    而这一路上,只闻得这些乡间野民的口中,把原先痛恨子产的歌谣,虽是同样的韵律,却是把歌词直接给改了:

    “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群众的目光是雪亮的,子产新政,对于庶民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更不是郑国内部那些权贵,通过三言两语的谣言便能改变的。

    见得国内新政已是初有成效,罕虎也是欣慰不已。

    再度出发后,罕虎便于车舆之上,问政于李然。

    “而今我郑国之内,新政斐然,子明以为,接下来该当如何?”

    李然听得此问,也知罕虎之意,便顺势回道:

    “然以为,当此时刻,应放手让子产大夫大干一场,无论是于国于民,子产大夫所为的,皆是为我郑国之长久之计。”

    “国政之要害,在于惠利于民。近年来我郑国之所以能够粮秣满仓,无论百姓庶民,皆能富足而喜,此皆为子产大夫的新政之功啊。”

    “不过……若只靠这些,却还是远远不够的。”

    “我郑国乃居于天下之中,贯通南北,连接东西,商贾之利更应鼓励。若能藏富于民,则民富而国富,民强而国强。”

    李然也对子产新政的成就也同样感到高兴,便当即继续坚持自己“以民为本”的理念,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罕虎闻声,不禁奇问道:

    -->>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哦?但……若是民富,又该何以管控?”

    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华夏文明几千年,历任统治者始终都认定一个道理,那就是唯有让百姓们终日碌碌,这样才更容易治理。

    虽然在当时,也早已有了所谓的“民本主义”思-->>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