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性的报纸通常是很少会对一位歌手的一首歌进行报道,除非这首歌的影响力已经到了影响世界的地步。

    事实证明,《永爱》确实已经拥有了这样的影响力。

    推特热搜趋势上,有关《永爱》的词条已经挂了两天半了,相关推文多达五十多万,是名副其实的热度爆炸。

    新世纪以来最优秀的流行歌曲(事实上惠天后翻唱的这首歌是用的灵魂风格,不过这里是一个泛流行的概念)之一可不是说着玩玩的,很少有歌曲能如此地触动人心,《永爱》做到了这一点。

    能打动人心的作品,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推手就能火起来,更何况还是背靠环球这样的大资本,加上洛泉自己也是流量大户,这就做到了1+1+1比10还大的局面。

    如果说推特的热搜只是歌迷、粉丝兴奋讨论的话,那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就意味着主流世界的认可,也意味着洛泉的这首歌彻底出圈了。

    说起来也挺幽默,其实洛泉在上传完《永爱》后紧接着就上传了《自新大陆》的音频,但引发的讨论还不到《永爱》的十分之一,环球公司那边也没有购买这首歌的独家版权。

    作为音乐,《自新大陆》的艺术价值绝对是比《永爱》更高的,但可惜时代已经不是古典音乐叱咤风云的时代了,况且就算是几百年前,古典音乐也只是贵族这样的少数派享用的艺术,和普罗大众其实没有太多的关系。

    高雅和通俗,永远都是一个几乎无法调和的矛盾关系,不管是音乐还是画作,能做到二者合一的永远都只有那么零星两三个。

    还好,洛泉这次深谙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既然她做不到用一个作品迎合两个群体,那干脆就一次性拿两个作品出来,一个迎合高雅,一个迎合通俗。

    这样一来,热度和地位都有了保障,方案几乎完美。

    当然,只是几乎完美,任何事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哪怕是在铺天盖地地赞美大潮中,也仍然能听到不和谐的声音。

    当各个媒体对洛泉作出了高度评价以后,《永爱》的知名度立刻水涨船高,半天不到数字销量又涨了三百多万,实体专辑的预售量也达到了四百五十万,数据之夸张堪比她的《成年礼》。

    这首神专可是倾全日本的宣传手段,加上灾难阴影之下日本人民对希望的追求所创造出来的唱片-->>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