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格莱美奢华的舞台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这里是全世界娱乐圈最有影响力的颁奖典礼之一,本该用炸裂的表现来点缀它的金碧辉煌,但洛泉却别出心裁选了这么一首歌曲。

    关键这首歌曲却出奇的好听,仅仅是从第一句开始,就让台下的嘉宾顿觉眼前一亮,并轻轻摇晃起了身体。

    这首歌的优秀,已经胜过了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口水歌。

    看着台上用朴素的方式进行着演唱的洛泉,台下的歌手们突然有些恍然。

    音乐,似乎不应该那么复杂。

    现在的西方音乐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伴奏、编曲越是复杂、华丽,歌曲就越好。

    歌词旋律不再是判断一首歌优秀与否的第一组要素,取而代之的是制作,是技术性方面的因素。

    科技的进步让一首歌曲增加了太多的内容,歌手可以在里面表达越来越多的思想,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魔幻的风格。

    但却忽略了歌曲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旋律和歌词。

    并不是高超的制作技术才能做出一首好歌,从来也不是。

    但现在很多人都走进了这个误区,而洛泉却是一直保持着清醒。

    细数洛泉发布的这么多歌曲,没有一首拥有过多么高超制作技术,伴奏通常都只有几种声音。

    她制作一首歌有时候只需要一两个钟头,自己弹完伴奏,再唱一遍就是一首歌。

    而别的歌手制作一首歌往往要收集十几种音源素材,绞尽脑汁将其融合在一起,一首歌的制作周期往往要在半个月以上。

    而就是制作周期这么长的歌曲,却比不过洛泉话几个小时做出来的一首歌。

    这并不是简单的音乐天赋上的差距,更重要的,应该还是他们选择的方向从一开始上就错了。

    所以越往这个方向努力就越错得越离谱,和洛泉的距离也就越大。

    这首《In my life》在这一刻点醒了他们。

    一把吉他,一个声音,大家甚至都看不到洛泉的真人。

    可是有谁敢说这首歌不好听吗?没有!

    别看简朴到这个地步,但只要放到网上,哪怕是用匿名进行发布,也绝-->>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