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哥儿,婶婶想请你帮个忙。”

    “婶婶请说。”

    吕氏道:“哥儿,你琴儿妹妹很小的时候曾被你世叔定下过婚约,不过只是口头上的约定,并没有纳下婚书,男方家在京城,姓梅,好像是翰林院的什么官,你世叔之前清醒时跟婶婶说,等他不在了,我们娘三个就去京城定居,让婶婶把你琴儿妹妹许配给那梅家的公子,只是我们娘三个都不了解他们家,这么多年以来两家也没什么往来,也不知道他家还记不记得这件事,有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婶婶听说,那些翰林官儿个个清贵的很,怕是看不上我们这种人家。”

    “说来惭愧,晚辈并不认识这一家人,不过晚辈回京后可以代婶婶打听一番,一有消息,立刻遣人来跟您说。”

    吕氏擦

    了擦眼泪,悲声道:“那麻烦哥儿了,你世叔的病情婶婶知道,大夫们都说大概也就在这月了。”

    贾瑜起身,拱手道:“婶婶,不知有什么事是晚辈能帮忙的时候?”

    吕氏连忙请他坐了,道:“等你世叔走后,我们娘三个就进京,琴儿到底还小,不过才十三岁,若那梅家的公子是良配,也得再等几年才能出阁,我们一家在京城也没有什么亲戚故友,我听说蝌儿婶婶一家现如今客居在荣国府里,我们不似她们,和贵府多少沾点关系,所以我们不能前去投奔,只打算在附近租间院子过活,所有想请哥儿平时照顾一番,不求别的,只愿不被人随便欺负了去。”

    贾瑜笑道:“这有何难?等婶婶一家进京时我会安排妥当。”

    吕氏连连道谢,贾瑜看了一眼薛蝌,对于他,贾瑜是持欣赏态度的,此人自小便跟着薛父走南闯北,学习经商本领和人情世故,经过好几年的积攒沉淀,已是小有所成,办事利落,沉稳可靠,自身也没有什么恶劣的行径和品格,孝顺且有担当,至少比他那个同为商户出身的堂兄弟薛蟠靠谱太多太多。

    “不知世兄有没有兴趣做官?”

    薛蝌一愣,有些尴尬道:“弟没有参加过科举,一介白身,如何做官?”

    贾瑜笑道:“天生我材必有用,不科举同样能做官,世兄一身经商的才干,若是只打理些许家产,实在是大材小用,世兄有所不知,刚才那位高高在上的大官,便是通过我贾家的关系到金陵任知府一职的,不然现在还不知道在那里苟活厮混,世兄要是愿意-->>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