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幅字画,他全都转赠给了贾政。

    政老爹尽管也有不少的缺点,但在人无完人的前提下,他仍不失为一个品格端方的厚道人,并且对他有大恩,所以贾瑜对他一直很尊重。

    贾政招呼贾瑜坐了,笑道:“虽然你春闱后就要弃文从武,但为叔还是很希望你能和敬大哥那样,考一个进士回来的。”

    他是无比希望贾瑜做文官的,所以才开始的时候多少有些耿耿于怀,但很快也就释然了,走武其实也不错,晋升要比文官快很多。

    远的不说,就说与他父亲相识的中和殿大学士李基李大学士,从一个正七品县令做起,一路上起起伏伏,几经波折,用了三十年才官居从一品,着实太过漫长,也太过艰辛,个中心酸滋味,非亲身不能体会。

    退一万步讲,他贾家到底是以武起家的武将勋贵,族中子弟继承先祖遗志,以武立身,也是无可厚非的。

    况且家里还有一个充满希望的读书人,以自己孙子的天资和勤奋,将来紫袍玉带,官居三品,也是未可量也。

    有此佳侄贤孙,自己还能奢求什么,至于自己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想到儿孙自有儿孙福,就且随他们去吧。

    他现在只想着贾瑜能考个一甲或二甲的进士回来,他功成名就,天下夸赞,自己也能圆了自己读而不成的遗憾。

    对童生之名位工部官衔,他心里多少是有点自卑和惭愧的。

    在政老爹看来,贾瑜就是理想中的自己,长相、功名、才华和气质样样都于人之前,这才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读书人,千百个里面都出不了几位。

    贾瑜笑道:“侄儿定当竭尽全力,不中进士,无颜还家。”

    贾政“诶”了一声,略带责备道:“考不中也无妨,你以解元功名和诗词大家名满天下,即便考中个进士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若是中了最好,若是不中也不必强求,以你的才华,依旧能名列青史,流传百世。”

    ......

    今天是二月初八,明天是会试的第一场。

    这半个月以来,贾瑜足不出户,在文教谕和李教谕的辅导下,废寝忘食的作学问,时常三餐不继,夜不能寐,以至于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圈。

    乡试和会试一样,每场都要连考三天,考生要在狭小的号舍里连续待上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