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倒与填词有点相似,也只是相似罢了。

    诗词,小道尔!

    “盖质非威重,所学必不能固也。然道或未尽,亦岂能有成哉。”

    这里却是贾瑛表示支持嘉德帝的心意,君子必重威,臣子秉持忠信。

    “昔圣人之意若曰:君子以自修为学,而必以威重为先。若言动之间,浮薄轻佻,既不足于厚重。则应酬之际,粗率轻慢,亦不见其威严。虽曰学以明善,吾知其若存若亡,未必服膺而勿失也。虽曰学以复初,吾知其随得随失,未必力行以求至也。”

    ......

    “盖轻乎外者必不能坚乎内,有其质者斯可以从事于学矣。学之道奈何?”

    ......

    “惟诚乃善之基也。存诸心者,必忠信是主,不矫伪而无物焉。惟伪乃恶之门也,发于事者,必忠信是主,不欺诈而无实焉。取友所以辅仁,友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矣。故所友必求其有益,岂可泥交而苟合乎?”

    ......

    “改过乃能入德......圣人论学,内外相须,而其功不可缺;终始相因,而其序不可乱。可谓密矣。”

    洋洋洒洒数百字,笔酣墨饱,意纵豪情,一气呵成。

    贾瑛先是甩了甩手腕,缓解困乏疲惫,虽只是数百字的一篇八股,可也是极耗神思,考验体力的,尤其是书写工整还要讲究美观。

    古代的考试可不比他经历过得,书写不工整顶多扣一点印象分,会试答卷字体要是差了,考官恐怕看都不会看。

    还会骂上一句:“十年寒窗都读到狗身上去了,尚不如稚子!”

    贾瑛又连番检查了几遍,稍许地方略加修改,确认无误后,却不着急往试纸上誊抄,而是重启一封稿卷,开始作答第二道题。

    这里面也是有讲究的,毛笔字最讲究一个“意”字。书面既是要求工整,那就讲究一气呵成,一笔而下,这样前后的字迹笔力才会相差不大,从而避免不会被考官黜落,连第一关都过不去。

    而且首场三天,眼下第一天都未过,尚不着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