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了数千匈奴的勇士。尽管不服气,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还让让他们暂停了南下的脚步。

    贾瑛现在最担心的是,塔速尔兵败返回偏关后,匈奴人会向偏关内增加驻守的兵马。那样的话,想要夺回偏头关就困难了。

    好在晋阳卫的人马轻车简行,此刻离着五寨堡也不算太远了。还有驻守潞安府的赣州卫和沈阳中护卫的人马,也已经过了阳曲。

    晋阳卫三千余人,赣州卫四千六百余人,沈阳中护卫人数少一些,可却是一支两千人的骑兵。有了这些援兵,他手中的兵马就差不多上两万了,即便面对匈奴主力,也算是有了自保之力。尤其是等沈阳中护卫的援兵到了,再加上湘军营原由骑兵,和新组建的一千骑,他就有一支五千人的骑兵了。

    有了这支骑兵,就敢和匈奴的骑兵正面硬碰硬了,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同等兵力之下,甚至湘军营还占有一些优势,可自己却必须得依靠计谋来对付敌人。

    趁着行军路上的空隙,贾瑛根据湘军营各部的优势,对湘军营又重新做了一次划分整合。

    划分主要针对的是步兵,以往除了骑兵和火器营外,剩下的都被笼统的称作步兵营,可是面对接下来的战争,这样粗劣的兵种划分似乎就有点跟不上了。

    所以,贾瑛便将步兵营拆分成了三营,先锋营,方阵营和辎重营。

    外加骑兵和火器二营,一共是五营兵马。

    其实湘军营发展到现在,再叫营字已经不合适了,万人大军,完全可以成军了。不过大乾的边军只有营兵制,所谓的某军不过是一种俗称,而非正式称呼。

    不过真正想要独成一军,那是需要经过一场甚至数场大战来作为考核的,考核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众人认可这支军队,这样湘军营才能拥有与称之为军的资格。

    五营兵马各设游击一员,先锋营三千六百人,负责冲锋和攻城,由巴卜力任游击,陶大勇副之;方阵营五千人,是配合湘军骑兵直面匈奴骑兵的一支专以战阵为长的兵马,人手配备长矛长刀,还有立盾,由参将木恩赐亲自统领,桑贡副之;骑兵营三千人,由巴卜寿任游击,赵和忠副之;火器营三千人,由许螽任游击;辎重营四千人,正兵只有一千人,剩下的都是临时征召来的民夫,同样也配备了长刀,必要时可以充入先锋营,由刘天宝任游击。

    当然,眼下只是搭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