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的就是上面有个新的技术,官员本身都还一知半解,就强行推广,导致当年减产甚至绝收。

    这也就罢了,官员还会把错误怪罪到他们头上,只说‘别人可以增产,为什么这里不行’。

    另外一边,同样的农田之中,两名农人正在帮忙除草除虫。

    过段时间秋收,地主许诺邀请两人过来帮忙收获,包一日三餐,同时还有一些粮食作为报酬。

    “子山,你我这样做有意义吗?忙活月余,最后就一些果腹的粮食。那尚贤馆里,可是包吃包住,我们何必要受苦。”其中一人看向同伴。

    两人都是为了避难,才逃到江东。

    本来想着是去会稽那边,路上听商旅说泾县的事情,于是好奇过来看看。

    主要是去会稽的路上,贼人也不少,哪有泾县安全。

    两人也不是普通流民,姑且也算是寒门子弟,有进过学的。

    来到泾县后,听说有尚贤馆这种存在,其中一人表示要不就入住尚贤馆?

    却不想同伴却否定这个提议,表示要自力更生一段时间。

    “入了尚贤馆,我们也算是受了县令的恩惠。对县令的判断,也就先入为主,无法正确判断。此人为孙坚族侄,突然来泾县为县令,又有数千士卒,如今又开尚贤馆收买人心,提升声望,所图甚大。若不清楚其为人,说不定以后反而会害了自己。”同伴回答道。

    那士人不免嘟哝,尚贤馆免费招待来往士子,那可是县令说的。

    难道吃了住了,就得帮他说话?

    “这泾县不错,一路过来,难得有如此太平的地方。”同伴起身,“明年想办法开几亩荒地,一边耕种一边读书,也挺好的。”

    “子山,难道你就没想过出仕?”士人询问,读书的目的,可不就是为了能出仕么?

    “良禽择木而栖,如今天下局势如此,想要走正规渠道出仕很难,只能投靠一方诸侯,再做打算。若所托非人,不仅性命不保,说不得也会身败名裂。再说你我才学尚浅,还需要多学几年。”同伴摇了摇头,继续开始除草除虫。

    接受尚贤馆的救济的确可以,短期没问题,哪有长期赖在尚贤馆的道理?

    年轻士人打算在江东累积几年,坐观天下局势,-->>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