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条件还不够。”总理在讨论会上发言,“朝鲜对于中国和苏联同样重要。从苏联国防的角度,他们不能让太平洋舰队驻地几十公里外就有美国控制的基地,也不能让西伯利亚大铁路处于中型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内。从东方阵营的角度,一个两千万人口的盟国被眼睁睁打垮,是对苏联政治信誉的巨大打击。他们应该出、也一定愿意出更大的力。”

“斯大林同志:

我们原先曾打算,当敌人向三八线以北进攻时,调动几个师的志愿军去朝鲜帮助朝鲜同志。但是,经过慎重的考虑,我们现在认为,这一举动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第一,靠几个师很难解决朝鲜问题,且我军以现有的装备同美军作战无胜利把握,敌人会迫使我们退却。

第二,这将引起美国和中国的公开对抗,中央的许多同志认为,对此必须谨慎行事。

当然,我们不派兵援助,这对于正处在如此艰难境地的朝鲜同志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我们自己也于心不忍;但如果我们出动几个师,随后又被敌人驱赶回来,并由此引起美国与中国的公开冲突,那么我们的整个和平建设计划将会被全部打乱,国内的许多人将会对我们不满,战争给人民造成的创伤尚未医治,人民需要和平。

因此,目前最好还是克制一下,暂时不出兵,同时准备力量,这样做在与敌作战的时机上会比较有利。”

收到主席10月2日的复电,斯大林陷入了沉思,接着,他召开了政治局特别会议。

会议决定,由斯大林出面,再给主席发了一封电报。

“现在的情况,苏联同意派空军保卫我国东北,但不同意其战斗机越过中朝边境线。武器装备方面,苏联愿意免费向我们提供师属火炮、2个炮兵师、3个自行火炮团和1个坦克团的装备,以及1950年剩下的时间这些装备投入作战所需的弹药。”总理说,“空军支援苏联仍然没有松口,但武器装备的援助,能让我们节省几亿卢布,可以说让我们的钱袋子松了一口气啊。”

“苏联既然开出了这些条件,而且估计已经是他们所能付出的最大代价了,”主席说,“那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统一党内意见,准备做出决策。”

……

9~10月的北京是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