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D”logo出现在幕布上。

“6月16日、17日出现在台湾海峡的神秘对海攻击武器,是无线电指令制导炸弹。它的技术可能源自‘阿松’、‘塔松’,也有可能源自苏联,但经过了重大的技术改进,或者,它其实是中国人自行研制的炸弹。”

“在说台湾海峡的战例之前,我首先分析了苏联制导炸弹的技术和发展状况。1945年德国投降后,苏联获得了4到6枚弗里茨-X制导炸弹的成品。另外,苏军在匈牙利俘虏了5名有弗里茨-X投掷经验的道尼尔DO--217轰炸机的机组成员,这一部分的信息已得到空军以及委员会的证实。但空军和委员会的资料也明确显示,苏联未获得弗里茨-X的技术资料,因为弗里茨-X的研制和生产地点不在苏联占领区内。”

“1949年6月,苏联空军在波罗的海近岸水域,使用图-2中型轰炸机——与台湾海峡的战斗中出现的轰炸机型号相同——进行了疑似制导炸弹的投放试验。在此之前,苏联很可能进行过制导炸弹的陆上投弹试验,但目前我们的情报来源,还无法获得苏联在内陆进行的武器测试的现场情报。在波罗的海的图-2投弹试验被美国海军的侦察监控到,并进行了跟踪记录。在第一天的投弹试验中,图-2投掷的4枚炸弹命中1枚,其余3枚炸弹落点分部在目标靶舰附近50到100米的范围内。第二天,4枚直接命中一枚,也可能是在极近距离命中毁伤了靶舰,其余3枚未中。”

“从1949年6月至今,从所获得的资料分析,苏联空军的图-2轰炸机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以适用制导炸弹为目的的改装。尤其是在远东,我们的资料证实,苏联部署在远东的图-2没有接受改装的记录。而中国从苏联获得的图-2,恰恰又都是从俄罗斯远东部队手中接过来的热机。”

“下面我们看一下在台湾海峡的战斗。”科尔博姆换了一张幻灯片。“根据台湾国军的记录和证词,从6月16日到6月17日,使用制导炸弹的图-2轰炸机一共有3次使用记录。其中两次对国军军舰的作战,战果让人十分惊讶,但我主要分析的是6月16日凌晨,发生在台南机场的战斗。因为这场战斗我们有大量的幸存者和地上的弹坑可供分析参考。”

科尔博姆换上台南机场的照片。

“根据国军现场人员的证词,当时6架图-2的飞行航迹与跑道保持-->>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