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在船厂手把手教江南人造船,这第一步走得着实不容易。

“江苏”号开工的时候,江南造船厂拿着下发的图纸,也有过一阵子发蒙和手抖的时期。是,我们造了近四千吨的驱逐舰,又造了改进放大版的5000吨级58型驱逐舰,可这一下就跳到万吨去了啊。

“我知道,你们从未造过万吨的军舰,因此,哪怕图纸是经过反复核实验算的、哪怕舰用材料都是你们以前使用和组装过的,心里仍然感到不踏实,”牧野茂说,“但是,你们未造过万吨军舰,我造过,而且造过四艘。”

牧野茂这时候成了造船厂工人、工程师们的心理疏导师和军心稳定器。

“你们一方面要重视59型巡洋舰的建造规范,摸清建造技术,另一方面也要打破心理的障碍,它其实也只是一艘军舰而已。”

1月11日上午,船坞注水开始。到下午,船坞内水位逐渐与船坞外平齐,闸门打开,拖船将“江苏”号缓缓拖离船坞,拖到附近的舾装码头。

“如果唐华部长也在现场,会不会也对我们说‘不要太紧张,这次出坞下水,只要船不沉就是胜利’?”牧野茂对程旺说。

程旺:“……牧野先生,其实我刚才心里一直就是这么想的。”

……

“江苏”号的舾装计划,重点是在1961年底安装四面相控阵、CIC中心、主控计算机及软件,这一大套系统上舰,就意味着“江苏”号的核心武备到位,本星球最强水面信息节点、最强单舰防空作战能力,以及最强连续投射火力,三项纪录就要被59型巡洋舰暂时夺走了。

由于严格限制了动力舱的总体积和动力系统总重,12700吨的“江苏”号航速只有28.8节,但换来了性能不打折扣的四面相控阵雷达,自动化作战系统和128个坑——这也是本星球第一种通用垂直发射系统。

目前能通用的只有舰空导弹和巡航/反舰导弹,不过以后的导弹种类肯定会多起来的。

……

成都,黄田坝机场。

1月11日上午11时。

“这架飞机可以叫轰-7,也可以叫强-6,但为什么现在叫它歼轰-7呢?”-->>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