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做了四十八年,我都七十二岁了,没几年活头了,现在卸任,就想立刻回到中国。”顾维钧临走前与‘老朋友’诺兰道别,说了这一番话。

四十八年前顾维钧24岁,博士刚毕业,在北洋政府担任唐绍仪和袁世凯的秘书,没多久就遇上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件大事:

……经手办理《二十一条》。

真是满满的黑历史。

1948年中华民国从美国搞到了10亿美元贷款,有的人以为这是宋美龄的英语演讲声泪俱下换来的,其实不是,这事儿主要靠顾维钧活动。不过,这10亿美元就把顾维钧保送进了43名民国战犯大名单……

无所谓了,在天津迎接顾维钧的还有43名战犯中的二号李宗仁呢。

1953年后顾维钧的外交生涯,就带有点魔幻色彩了。一上任就负责处理新中国在台湾海峡消灭了一整支美蒋混编舰队的纠纷,1955年开始往美国卖计算机,1957年卖火箭和卫星模型。

卸任前的三次复读机式的声明,除了“原子弹”“增强型原子弹”“氢弹”三个名词不一样其他都大同小异。

但要说顾维钧职业生涯中,他最想回忆起的一刻,那绝对不是巴黎和会或者抗战时期的逻辑严密、情真意切的演讲,而是这三篇复读机。

……

伊尔库茨克。

中苏贝加尔会议结束,唐华、钱学森与科罗廖夫、库兹涅佐夫道别。

中苏互相交换了现有的航天和火箭技术,中国帮8K7系列火箭建立可靠性体系和控制体系,苏联拿出了NK15/11D51发动机两国共享。

此外,科罗廖夫还过问了长征-3号和长征-3捆绑型火箭的研制过程、火箭构型,虽然长征-3的图纸已经锁定了,但对于长征-3K2和长征-3K4,科罗廖夫提出了不少意见。

“科罗廖夫同志,”唐华最后和科罗廖夫握手的时候说,“这几年一定要注意身体,您的健康其实是苏联航天工程的基础。”

第二十三章,变成石油出口国了

东京湾,1960年8月15日。

“重庆”号巡洋舰、“罗炳辉”号训练舰缓缓驶入东京湾,停-->>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