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是,陈庚就成了勇于尝试新技术的典范表率了。

……

“路桥工程,确切地说,是那几条难度很高的铁路线的瓶颈技术,”唐华说,“现在国家在扩展铁路网,路桥的技术需求越来越大了。”

“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方案已经完成了,这里我要着重指出,大桥的主任设计师是彭敏同志,他做了最主要的设计工作,我只担任他的顾问。”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西林说。

武汉长江大桥的主任设计师,苏联援华专家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西林,现在是中国工程院的外籍院士。今年的工程院学部会议,他特地从苏联来到北京参会。

彭敏:“西林同志是我的师傅,南京长江大桥比武汉长江大桥长得多,技术难度很大,好在在整个设计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去年我们完成了最后的设计。”

西林:“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座3000米以上特大桥。”

唐华:“那就是说,1963年12月通车是没有问题的?”

彭敏:“还可以稍快一点,63年秋季就可以通车了。”

“青藏高原的冻土带铁路修筑技术,我们工程学部研究之后,制定了几个方案,”黄文熙说,“我本人呢,最看好的也是‘直线前进’方案,建旱桥,用桥墩把铁路支起来,让大部分的铁路与冻土隔离开,相互不影响。”

刚才心脏支架的讨论提到的“直线前进”一说,被黄文熙活学活用了。

冯叔瑜:“也就是说,在永久冻土带,我们连续不断地修桥,直接跨过去。这成本太高了,一条青藏铁路,那岂不是到处都是桥。”

“考虑到以后的维护成本,建桥方案其实比其他两个备选方案都要节省……”

唐华听着铁路和建筑工程学部的几位委员在讨论。

“黄委员,冯委员超长隧道超长桥梁这些,恐怕现在我们最优先的是西南地区的几条铁路。”

唐华说,“现在国家最需要的是渝汉铁路,从重庆到武汉。其次是昆明-南宁-

广州的铁路,其中南宁到昆明的路段技术难度比较高。再次是贵阳过柳州最后到达南宁的铁路。青藏铁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