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

天眼一号的返回舱-A运到,装在小车上,推到会场中央,现在不仅合影,纪录片摄制组也开动了。

“这次航天发射是社会主义阵营合作的典范,苏联制造了月球号运载火箭,中国制造了侦察卫星,民主德国制造了高精度的光学镜片组和航天专用胶卷,”科罗廖夫说,“在航天领域,国际合作会使我们前进的速度加快,而且更有效率。”

“我希望以后这样的合作能够一直持续下去。”贝尔·丢勒说。

王希季:“天眼一号的三颗备份星将在拜科努尔就地改装,将广角镜片组转为高倍率镜片组,希望接下来我们的工作一切顺利。”

科罗廖夫:“其实今天的庆祝会还缺少了钱学森和唐华,他们两人如果能出现在这里,那么合影就完美了。”

王希季:“确实很遗憾,不过,钱主任和唐部长现在正在紧张地工作。一个多月后,我们自己的新火箭和新卫星也要飞上天了。”

第220章,我们有良好的商业信誉

天眼一号的返回舱成功回收时,钱学森在导弹试验基地,发射的不是卫星,而是东风-3的高弹道试验弹。

这是中国制造过的最重的弹道导弹/火箭,发射的这一枚弹重量是83吨,一级的发动机推力120吨。在正常状态下,东风-3携带一枚2.5吨的弹头,最大射程5500公里,这个射程……略有点尴尬,向东只能打到阿拉斯加,部署在新疆向西可以打到巴黎。

直接攻击美国本土,那得东风-5出来才行了。

因此在东风-3立项时,就确认这种导弹不会装备太多,象征性生产几枚而已,主要目的是搞出一种发射1.4吨以下的中小型卫星的廉价运载火箭,其次就是这个120吨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火箭发动机。

这个发动机设计得很完善,比冲也还可以,如果可靠性高,那么用它做2.25米直径的助推器,今后捆绑式运载火箭设计就很好搞。

“5,4,3,2,1,发射!”

东风-3从发射架竖直上升,不断上升。飞到30公里高还几乎是垂直的,到60公里高度,也没有偏转多少角度。

——这次试射是高弹道试射。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