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而是因为中苏形成了同盟。

1950年2月,中苏同盟正式结成,随后朝鲜就主动进攻韩国,这显然是因为后面有两个大国的双重撑腰,给了朝鲜胆子。

美国介入朝鲜战争,转守为攻,就要反杀朝鲜之时,中国出手了,接下来两年美国在朝鲜战场败得灰头土脸。

之后中国拿下台湾,1954年印支半岛停战,日内瓦和约签署,东亚和东南亚的热战瞬间消失。竹幕已经5年不动了,中国人在自己周边的结界比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还稳定——在东欧,北约1953年和1956年还试探性地挑过两次事儿呢。

……

两人不止得出了“中苏同盟导致战略僵局”的结论,还重新审视了以前美国高层对于中苏同盟的认识。

1950年2月,美国高层认为中苏同盟最大的麻烦就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世界工业产值第二的国家结盟,社会主义阵营将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战争潜力。

但到现在,事实证明这种预测并不正确。

根本没有“苏械中国军队”代替苏军部署在东欧,甚至中国在1954年就宣布裁军到240万,现在中国的军队数量少于1.7亿人口的苏联。

中苏两国是以另外的形式进行合作的。现在,苏联红场阅兵的方阵里、黑海航行的军舰上装着中国导弹,中国的国庆阅兵式地面跑着苏式重型坦克,天上飞着米格机。

还有计算机,这个不是武器,但所有人都知道苏联和中国都拥有市场上买不到的高性能计算机。

从1953年至今,中国和苏联以这种出人意料的方式进行战略合作,互相增强实力。

……

“数数看,我们在广州走过三个街区,已经看到了五个大型建筑工地,”基辛格说,“我不知道是广州处于香港对面,巨量的贸易额促进了这座城市的繁荣,还是所有的中国大城市都在发生这样的变化。如果是后者,情况就太让人震惊了。”

布热津斯基:“中国是社会主义体制国家,广州巨量的贸易额带来的收益是归国家财政支配的,就算收益的使用方向略为对广州倾斜,倾斜度也比较有限。”

基辛格:“-->>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